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前言 | 第7-12页 |
(一)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 第7-8页 |
1. HB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7页 |
2. HBV的流行病学特点 | 第7-8页 |
3. 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 | 第8页 |
(二) 干扰素治疗HBV低应答及USP18对干扰素信号通路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三)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二、材料与方法 | 第12-38页 |
材料 | 第12-20页 |
(一) 细胞系 | 第12页 |
(二) 质粒 | 第12-13页 |
(三) 荧光定量PCR扩增引物 | 第13-14页 |
(三) 主要试剂 | 第14-15页 |
(四) 常用试剂盒 | 第15-16页 |
(五) 主要耗材 | 第16-17页 |
(七) 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八)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18-20页 |
方法 | 第20-38页 |
(一) 质粒构建 | 第20-27页 |
(二) 细胞培养 | 第27-28页 |
(三) 细胞铺板接种及转染 | 第28-29页 |
(四) 总RNA/DNA的抽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9-33页 |
(五) 蛋白免疫印记试验(Western Blot,WB) | 第33-36页 |
(六) ELISA | 第36-37页 |
(七) 双荧光报告基因检测 | 第37页 |
(八)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 | 第37-38页 |
(九) 统计学分析 | 第38页 |
三、结果 | 第38-50页 |
第一部分 USP18信号通路对HBV感染的影响 | 第38-43页 |
(一) USP18及其无酶活性突变体C64S在细胞中的表达 | 第38-39页 |
(二) 过表达USP18刺激HBV产生但不依赖于其酶活性 | 第39-42页 |
(三) 过表达USP18抑制IFN诱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 | 第42-43页 |
第二部分 与USP18存在相互作用的HBV病毒蛋白的筛选、鉴定 | 第43-50页 |
(一) HBV各病毒蛋白重组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以及蛋白水平的验证 | 第43-46页 |
(二) 免疫共沉淀(CO-IP)筛选与USP18存在相互作用的HBV病毒蛋白 | 第46-50页 |
四、讨论 | 第50-51页 |
五、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56-57页 |
文献综述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研究生简历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