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委托代理模式下高速公路养护合同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高速公路由建设向运营养护发展第9-10页
        1.1.2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存在问题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页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0-21页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21-39页
    2.1 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第21-32页
        2.1.1 信息经济学概述第21-23页
        2.1.2 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23-25页
        2.1.3 委托代理问题的类型第25-26页
        2.1.4 委托代理问题的应对措施分析第26-32页
    2.2 激励机制相关理论第32-34页
        2.2.1 激励的要素组成第32-33页
        2.2.2 激励机制概述第33页
        2.2.3 激励机制与委托代理的联系第33-34页
    2.3 激励合同载体相关理论第34-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9页
第3章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影响因素提取第39-59页
    3.1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影响因素识别第39-47页
        3.1.1 基于文献综述法的影响因素的初步识别第40-43页
        3.1.2 基于专家访谈的影响因素识别第43-47页
    3.2 问卷设计及统计分析第47-48页
    3.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激励指标选取第48-57页
        3.3.1 因子分析法概述第48-49页
        3.3.2 样本数据相关性分析第49-50页
        3.3.3 因子提取第50-53页
        3.3.4 因子的命名解释第53-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基于多任务的显性激励机制研究第59-75页
    4.1 业主对承包商的激励机制框架第59-60页
    4.2 显性激励模型建立的前提分析第60-65页
        4.2.1 基本假设第60-62页
        4.2.2 模型基本理论第62-65页
    4.3 多任务委托代理的显性激励模型第65-73页
        4.3.1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66-67页
        4.3.2 模型的建立第67-68页
        4.3.3 模型的求解与分析第68-73页
    4.4 显性激励对策建议第73-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基于合同期延长的隐性激励机制研究第75-87页
    5.1 隐性激励机制原理第75页
    5.2 模型的假设第75-77页
    5.3 模型的构建和计算第77-82页
        5.3.1 T=2阶段的最优激励合同模型第77-80页
        5.3.2 T=1阶段的最优激励合同模型第80-82页
    5.4 模型的分析第82-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6章 模型仿真分析第87-95页
    6.1 模型结果中各参数的仿真实验第87-92页
    6.2 模型结果中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第92-93页
    6.3 隐性激励对策建议第93-94页
    6.4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5-99页
    7.1 结论第95-96页
        7.1.1 业主对承包商的显性激励模型第95-96页
        7.1.2 业主对承包商的隐性激励模型第96页
    7.2 展望第96-99页
致谢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附录A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第107-110页
附录B 调查问卷第110-113页
附录C 理性预期公式应用推导第113-11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市失独家庭社会养老服务的体系构建与政策设计研究
下一篇:我国TMT行业海外并购动因与绩效分析--以腾讯并购Supercell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