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通流改造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300MW火电机组概况 | 第17-29页 |
2.1 项目简介 | 第17-18页 |
2.2 机组设备现状 | 第18-25页 |
2.2.1 电厂概况 | 第18页 |
2.2.2 汽轮机原有系统简介 | 第18-22页 |
2.2.3 原有锅炉本体系统简介 | 第22-24页 |
2.2.4 原发电机本体简介 | 第24-25页 |
2.3 机组运行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28页 |
2.3.1 原机组通流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2.3.2 机组改造目的 | 第27页 |
2.3.3 机组改造原则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机组增容增效改造方案 | 第29-45页 |
3.1 机组通流改造依据 | 第29-32页 |
3.1.2 改造成果调研 | 第29-30页 |
3.1.3 评价指标 | 第30-32页 |
3.2 单台300MW机组增效不增容研究(方案一) | 第32-35页 |
3.2.1 高压通流改造技术措施 | 第33-34页 |
3.2.2 中压通流改造技术措施 | 第34页 |
3.2.3 低压通流改造技术措施 | 第34-35页 |
3.3 单台机组增容增效研究(方案二) | 第35-36页 |
3.3.1 高压缸改造 | 第35页 |
3.3.2 中压缸改造 | 第35页 |
3.3.3 低压缸改造 | 第35-36页 |
3.4 配套辅助系统改造校核 | 第36-41页 |
3.4.1 主蒸汽系统 | 第36-37页 |
3.4.2 再热蒸汽系统 | 第37页 |
3.4.3 高低压旁路系统 | 第37-41页 |
3.5 除汽轮机外其他部分的改造方案 | 第41-44页 |
3.5.1 锅炉本体增容改造 | 第41-43页 |
3.5.2 循环水系统改造 | 第43页 |
3.5.3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 第43页 |
3.5.4 除灰系统改造 | 第43-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改造前后机组效能综合评估 | 第45-59页 |
4.1 节能效果分析 | 第45-50页 |
4.1.1 节能评价指标计算 | 第45-48页 |
4.1.2 节能效益分析 | 第48-49页 |
4.1.3 增容效益分析 | 第49页 |
4.1.4 增容后能效综合评估 | 第49-50页 |
4.2 主要技术参数方案对比 | 第50-56页 |
4.2.1 机组改造方案参数对比 | 第50-51页 |
4.2.2 机组改造方案发电耗煤量对比 | 第51-52页 |
4.2.3 机组改造方案设备改造项目清单 | 第52-54页 |
4.2.4 电厂增效增容改造项目分项费用对比表 | 第54-56页 |
4.3 工程改造的可行性结论 | 第56-57页 |
4.3.1 总体概况 | 第56页 |
4.3.2 方案一可行性 | 第56页 |
4.3.3 方案二可行性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页 |
5.2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