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节 绪论 | 第9-17页 |
1.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原理 | 第10-11页 |
1.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7页 |
第二节 理论方法 | 第17-23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和第一性原理 | 第17-18页 |
2.2 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相关参数的理论知识 | 第18-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第三节 官能团邻间对位置效应对咔唑类衍生物的空穴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23-35页 |
3.1 引言 | 第23-24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2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3.3.1 分子结构与电子结构 | 第24-26页 |
3.3.2 分子平面分析 | 第26-27页 |
3.3.3 跳跃路径和空穴迁移 | 第27-30页 |
3.3.4 材料各向异性的空穴迁移 | 第30-31页 |
3.4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第四节 噻吩取代基对偶极发色团的空穴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35-51页 |
4.1 引言 | 第35-36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3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4.3.1 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 | 第36-39页 |
4.3.2 材料分子单体的稳定性 | 第39-40页 |
4.3.3 材料分子的光谱性质和平面性 | 第40-42页 |
4.3.4 跳跃路径和空穴迁移 | 第42-44页 |
4.4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第五节 共轭核心的长度对三苯胺类材料的空穴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51-65页 |
5.1 引言 | 第51-52页 |
5.2 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8页 |
5.3.1 分子结构与电子结构 | 第53-55页 |
5.3.2 吸收光谱性质分析 | 第55-56页 |
5.3.3 空穴迁移性质 | 第56-58页 |
5.4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目录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