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和Schiff碱概述 | 第9页 |
1.2 金刚烷胺及金刚乙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3 Schiff碱的合成机理 | 第10-11页 |
1.4 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1页 |
1.5 金刚烷胺及金刚乙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应用研究 | 第11-12页 |
1.5.1 医药方面 | 第11页 |
1.5.2 催化方面 | 第11-12页 |
1.5.3 分析化学方面 | 第12页 |
1.5.4 光致变方面 | 第12页 |
1.6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第2章 金刚烷胺缩5-甲基水杨醛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13-28页 |
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13-14页 |
2.2 配体HL~1的合成 | 第14页 |
2.3 钴、铜、锌配合物的合成 | 第14-16页 |
2.3.1 配合物1的合成 | 第15页 |
2.3.2 配合物2的合成 | 第15页 |
2.3.3 配合物3的合成 | 第15-16页 |
2.4 结构表征 | 第16-20页 |
2.4.1 物理性质 | 第16页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16-17页 |
2.4.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17-18页 |
2.4.4 ~1HNMR谱分析 | 第18-19页 |
2.4.5 电导率 | 第19-20页 |
2.4.6 配合物1、2和3的结构 | 第20页 |
2.5 配合物单晶的培养、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 第20-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金刚乙胺缩5-甲基水杨醛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28-42页 |
3.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8页 |
3.2 配体HL~2的合成 | 第28-29页 |
3.3 钴、铜、锌配合物的合成 | 第29-30页 |
3.3.1 配合物4的合成 | 第29-30页 |
3.3.2 配合物5的合成 | 第30页 |
3.3.3 配合物6的合成 | 第30页 |
3.4 结构表征 | 第30-35页 |
3.4.1 物理性质 | 第30-31页 |
3.4.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32页 |
3.4.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3.4.4 ~1HNMR谱分析 | 第33-34页 |
3.4.5 电导率 | 第34页 |
3.4.6 配合物4、5和6的结构 | 第34-35页 |
3.5 配合物单晶的培养、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 第35-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图 | 第48-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