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9页 |
1.安部公房及其作品 | 第9-11页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3.论文的研究思路及“荒诞”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第一章 “茧”与“墙”:身处荒诞 | 第19-29页 |
1.1 封闭社会与自我的冲突 | 第19-24页 |
1.2 疏离的他人与失踪的亲情 | 第24-26页 |
1.3 变形与变身:自我的异化 | 第26-29页 |
第二章 “沙穴”:逃离荒诞境遇 | 第29-37页 |
2.1 逃离的类型 | 第29-33页 |
2.1.1 不同方向的“逃离” | 第29-31页 |
2.1.2 转换身份的“逃离” | 第31-33页 |
2.2 逃离的背后 | 第33-37页 |
2.2.1 水脉之网 | 第33-35页 |
2.2.2 他人的脸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方舟”:寻求自我拯救 | 第37-46页 |
3.1 内忧外患的生存体验 | 第37-41页 |
3.2 自我拯救的失败 | 第41-43页 |
3.3 直面荒诞的行动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