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概述 | 第14-27页 |
·科学素质的内涵 | 第14-17页 |
·科学素质的概念 | 第14-16页 |
·科学素质的范围 | 第16-17页 |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特殊性 | 第17-20页 |
·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性 | 第18页 |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内容的特殊性 | 第18-19页 |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手段的特殊性 | 第19-20页 |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研究的法学基础 | 第20-24页 |
·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理论 | 第20-22页 |
·发展权理论 | 第22-24页 |
·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4-27页 |
·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进行法律规制的可行性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辽宁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立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27-40页 |
·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立法现状 | 第27-31页 |
·根本基础——《宪法》 | 第27-28页 |
·直接依据——《科普法》 | 第28-29页 |
·《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 第29-31页 |
·辽宁省关于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地方立法 | 第31-36页 |
·地方性法规 | 第32-34页 |
·规范性文件 | 第34-36页 |
·辽宁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相关法律的不足 | 第36-40页 |
·教育投入的法规不健全 | 第36-37页 |
·科普组织的规范需完善 | 第37页 |
·科普设施、场馆的规定不具体 | 第37-38页 |
·大众媒体的责任待规范 | 第38页 |
·网络环境的监管需立法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外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第40-52页 |
·外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 | 第40-49页 |
·未成年人科学教育的投入 | 第40-43页 |
·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组织和活动 | 第43-44页 |
·博物馆等科普场地的管理 | 第44-47页 |
·大众媒体的宣传 | 第47-48页 |
·网络的利用和规范 | 第48-49页 |
·外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的启示 | 第49-52页 |
·对教育投入的法制化 | 第49-50页 |
·规范和鼓励科普组织发展 | 第50页 |
·博物馆等科普场馆的建设和管理法制化 | 第50页 |
·设定大众媒体的责任 | 第50-51页 |
·整顿网络环境的立法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提高辽宁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对策 | 第52-56页 |
·完善科学教育投入机制 | 第52-53页 |
·规范科普组织管理办法 | 第53-54页 |
·完善科普场馆管理制度 | 第54页 |
·明确媒体科普宣传责任 | 第54-55页 |
·规范未成年人科学教育的网络环境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