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两种供磷水平下玉米苗期根系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玉米根系特点及作用第12-14页
        1.2.1 根系的支持固定作用与倒伏性第12页
        1.2.2 根系的吸收作用第12页
        1.2.3 根系的合成作用第12-13页
        1.2.4 前人对根系的研究第13-14页
    1.3 磷元素的重要性第14-17页
        1.3.1 磷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和分布第14页
        1.3.2 研究玉米耐低磷种质资源的价值第14-15页
        1.3.3 玉米耐低磷种质资源的研究情况第15-16页
        1.3.4 低磷胁迫对玉米根系形态和根构型的影响第16-17页
    1.4 QTL定位第17-21页
        1.4.1 分子标记第18页
        1.4.2 连锁图谱的构建第18-19页
        1.4.3 QTL定位的分析方法第19-20页
        1.4.4 QTL定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20页
        1.4.5 QTL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第20-21页
        1.4.6 QTL定位存在的问题第21页
    1.5 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进展第21-22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29页
    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2 沙培实验第22-25页
        2.2.1 盆栽沙培进行的气候条件第22页
        2.2.2 盆栽沙培进行的营养条件第22页
        2.2.3 苗期的管理与低磷胁迫处理方法第22-23页
        2.2.4 QTL表型数据的收集第23-25页
    2.3 群体DNA的提取第25页
        2.3.1 群体DNA的提取步骤第25页
        2.3.2 DNA浓度与纯度检测第25页
    2.4 多态性SSR标记的筛选和群体检测第25-28页
        2.4.1 PCR扩增第26页
        2.4.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第26-27页
        2.4.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银染第27-28页
        2.4.4 SSR标记基因型分离情况的统计第28页
    2.5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8页
    2.6 QTL定位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46页
    3.1 RIL群体的表型性状遗传分析第29-35页
    3.2 RIL群体根系性状及干重等性状的相关分析第35-36页
    3.3 RIL群体基因型组成第36-39页
    3.4 RIL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39-41页
    3.6 两种磷水平下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第41-46页
        3.6.1 总根长第41-42页
        3.6.2 根表面积第42-43页
        3.6.3 平均直径第43页
        3.6.4 根体积第43页
        3.6.5 根尖数第43页
        3.6.6 直径小于0.5mm的根长度第43-44页
        3.6.7 直径小于0.5mm的根表面积第44页
        3.6.8 直径小于0.5mm的根系体积第44页
        3.6.9 直径小于0.5mm的根尖数第44页
        3.6.10 叶干重第44页
        3.6.11 根干重第44-45页
        3.6.12 根冠比第45页
        3.6.13 最长根长第45页
        3.6.14 苗期叶长第45页
        3.6.15 苗期叶宽第45-46页
        3.6.16 苗期叶片数第46页
4 讨论第46-50页
    4.1 根系性状遗传力及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4.2 玉米根系QTL定位的研究方法第47-48页
    4.3 正常磷水平条件下的QTL定位第48-49页
    4.4 低磷胁迫下的QTL定位第49页
    4.5 两种磷条件下定位QTL的异同第49-50页
5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钙水平对大白菜幼苗生长及干烧心病发生的影响
下一篇:参苓灌洗液对慢性鼻—鼻窦炎家兔行为学、鼻窦黏膜纤毛形态与功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