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2.2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8-26页 |
2.1 长期护理保险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2.1.1 国内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2.1.2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2 社区货币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21-26页 |
2.2.1 国内关于社区货币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2.2 国外关于社区货币的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第3章 长期护理保险相关理论及其保险定价方法 | 第26-36页 |
3.1 长期护理保险的内容 | 第26-28页 |
3.1.1 长期护理保险的概念 | 第26-27页 |
3.1.2 长期护理保险的利益给付 | 第27-28页 |
3.2 长期护理保险定价理论与常用方法介绍 | 第28-33页 |
3.2.1 基本定价原理及原则 | 第28-29页 |
3.2.2 定价基本理论—趸缴净保费的一般厘定方法 | 第29-30页 |
3.2.3 曼联方法基础模型之一—护理周数 | 第30-32页 |
3.2.4 曼联方法基础模型之二—健康状态转移 | 第32-33页 |
3.3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比较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33-36页 |
3.3.1 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第33-34页 |
3.3.2 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第34-35页 |
3.3.3 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第35页 |
3.3.4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的经验借鉴 | 第35-36页 |
第4章 引入社区货币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影响 | 第36-44页 |
4.1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及其制约瓶颈 | 第36-38页 |
4.1.1 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36页 |
4.1.2 人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贫富差距悬殊 | 第36-37页 |
4.1.3 护理人员紧缺医疗资源匮乏 | 第37-38页 |
4.2 社区货币的含义、特征及其国内外应用实践 | 第38-40页 |
4.2.1 社区货币的概念 | 第38页 |
4.2.2 社区货币的特点 | 第38-39页 |
4.2.3 社区货币应用实践 | 第39-40页 |
4.3 引入社区货币对长期护理保险的作用及影响 | 第40-44页 |
4.3.1 降低长期护理保险的保费 | 第40-41页 |
4.3.2 增加护理人员 | 第41页 |
4.3.3 保证护理服务给付 | 第41页 |
4.3.4 创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 | 第41-44页 |
第5章 以社区货币为媒介的新型长期护理保险模式构建 | 第44-52页 |
5.1 模式构建思路与框架 | 第44-46页 |
5.2 模式主体角色与责任 | 第46-49页 |
5.2.1 政府角色与责任 | 第46-47页 |
5.2.2 银行角色与责任 | 第47-48页 |
5.2.3 保险公司角色与责任 | 第48-49页 |
5.2.4 社区居民角色与责任 | 第49页 |
5.3 模式实施路径 | 第49-52页 |
5.3.1 公司合作制构建创新型长期护理保险 | 第50页 |
5.3.2 开展全社会范围内的创新型长期护理保险 | 第50页 |
5.3.3 将创新型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 第50-52页 |
第6章 以社区货币为媒介的新型长期护理保险定价模型 | 第52-60页 |
6.1 影响定价的因素 | 第52-53页 |
6.1.1 疾病、伤残的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 | 第52页 |
6.1.2 货币的时间价值 | 第52页 |
6.1.3 统计数据 | 第52页 |
6.1.4 社区货币的被接受程度 | 第52-53页 |
6.2 以社区货币为媒介的新型长期护理保险定价模型 | 第53-60页 |
6.2.1 定价模型假设条件 | 第53页 |
6.2.2 定价模型参数设定 | 第53-54页 |
6.2.3 定价模型 | 第54-56页 |
6.2.4 示例说明 | 第56-6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