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基于GF-2影像的城市黑臭水体遥感识别--以南京市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城市黑臭水体形成机理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2 城市黑臭水体评价指标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3 黑臭水体水质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4 小结第16页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页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17页
    1.4 论文技术路线第17-18页
    1.5 论文结构第18-20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第20-2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0页
    2.2 黑臭水体野外调查及参数测量第20-25页
        2.2.1 黑臭水体判断第21-22页
        2.2.2 南京市黑臭水体特征第22-23页
        2.2.3 水面遥感反射率的测量第23-24页
        2.2.4 水质参数测量第24-25页
    2.3 高分二号卫星数据及预处理第25-29页
        2.3.1 高分二号卫星数据技术指标第25-26页
        2.3.2 高分二号卫星数据预处理第26-29页
第3章 基于色度等多指标的城市黑臭水体识别算法第29-38页
    3.1 色度法的构建第29-36页
        3.1.1 颜色空间的介绍第29-31页
        3.1.2 色度指标计算方法及选择第31-34页
        3.1.3 基于色度的黑臭水体识别第34-36页
    3.2 饱和度法的构建第36-37页
        3.2.1 饱和度计算方法第36页
        3.2.2 基于饱和度的黑臭水体识别第36-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基于特征波段的城市黑臭水体识别算法第38-52页
    4.1 城市黑臭水体遥感反射率光学特征分析第38-39页
    4.2 基于特征波段的城市黑臭水体识别算法构建第39-44页
        4.2.1 单波段阈值法第40-41页
        4.2.2 黑臭水体差值指数(DBWI)第41-42页
        4.2.3 黑臭水体斜率指数(SBWI)第42-43页
        4.2.4 归一化黑臭水体指数(NDBWI)第43-44页
    4.3 算法精度评价及最优算法筛选第44-50页
        4.3.1 算法识别精度评价第44-48页
        4.3.2 不同算法识别误差原因分析第48-49页
        4.3.3 算法适用性分析及最优算法筛选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基于GF-2影像的南京市黑臭水体时空分布特征第52-60页
    5.1 南京市黑臭水体时空分布特征第52-57页
        5.1.1 南京市黑臭水体空间分布特点第55-56页
        5.1.2 南京市黑臭水体时间分布特点第56-57页
    5.2 南京市黑臭水体形成的环境因素分析第57-58页
    5.3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3页
    6.1 论文主要结论第60-61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DAR技术的VOCs污染治理应用研究--以山西省晋城市传统煤化工为例
下一篇:MODIS支持下的GOCI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