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4-15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第1章 青藤碱与艾拉莫德对CIA大鼠的时间治疗学及其机制研究 | 第16-51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6-24页 |
1.1.1 材料 | 第16-19页 |
1.1.2 方法 | 第19-24页 |
1.2 结果 | 第24-40页 |
1.2.1 一般生长状况及体重比较 | 第24-26页 |
1.2.2 足爪容积比较 | 第26-28页 |
1.2.3 关节影像学变化 | 第28-30页 |
1.2.4 大鼠血清学变化 | 第30-35页 |
1.2.5 踝关节组织病理学改变 | 第35-36页 |
1.2.6 踝关节组织TNF-α、IL-1β、OPG、RANKL、CLOCK、BMAL1表达 | 第36-40页 |
1.3 讨论 | 第40-45页 |
1.3.1 青藤碱、艾拉莫德对RA的治疗作用 | 第40-41页 |
1.3.2 CIA大鼠模型与RA的相关性 | 第41-43页 |
1.3.3 青藤碱与艾拉莫德对CIA大鼠的时间治疗学作用 | 第43-45页 |
1.4 小结 | 第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第2章 青藤碱与艾拉莫德的时间毒理学初步探讨 | 第51-6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2.1.1 材料 | 第51页 |
2.1.2 方法 | 第51-52页 |
2.2 结果 | 第52-56页 |
2.2.1 小鼠一般生长状况及体重变化 | 第52-54页 |
2.2.2 青藤碱干预后小鼠血浆组胺含量 | 第54-55页 |
2.2.3 艾拉莫德干预后小鼠血浆AST、ALT含量 | 第55-56页 |
2.3 讨论 | 第56-58页 |
2.3.1 现代时间毒理学的主要内容及机制 | 第56-57页 |
2.3.2 中医理论探讨时间毒理的可能机制 | 第57页 |
2.3.3 青藤碱毒副作用的昼夜变化 | 第57-58页 |
2.3.4 艾拉莫德肝毒性的昼夜变化 | 第58页 |
2.4 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第3章 综述 | 第60-71页 |
3.1 中国传统时间医学 | 第60-65页 |
3.1.1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 第60-61页 |
3.1.2 中医子午流注法理论的应用 | 第61-62页 |
3.1.3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应用 | 第62-63页 |
3.1.4 中医时间用药 | 第63页 |
3.1.5 中医痹病时间医学的体现 | 第63-65页 |
3.2 现代时间医学 | 第65-66页 |
3.2.1 时间生物学的起源 | 第65页 |
3.2.2 生物钟与人类健康 | 第65页 |
3.2.3 生物钟与RA | 第65-66页 |
3.3 RA的时间治疗学 | 第66-67页 |
3.4 结语 | 第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导师简介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