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金融危机的表现及引发的金融监管反思 | 第18-25页 |
·金融危机的表现 | 第18-19页 |
·金融危机引发的金融监管反思 | 第19-25页 |
·宏观审慎性监管问题 | 第19-20页 |
·逆周期监管问题 | 第20-21页 |
·薪酬激励机制问题 | 第21页 |
·场外衍生品交易监管问题 | 第21-22页 |
·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问题 | 第22-23页 |
·"大而不倒"问题 | 第23-24页 |
·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问题 | 第24-25页 |
3 危机后西方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37页 |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 第25-28页 |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特点 | 第27-28页 |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 第28-31页 |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特点 | 第30-31页 |
·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 第31-34页 |
·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特点 | 第33-34页 |
·对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 第34-37页 |
·加强宏观审慎性监管 | 第34-35页 |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 第35-36页 |
·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 第36页 |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 第36-37页 |
4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7-45页 |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 | 第37-38页 |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8-45页 |
·宏观审慎性监管框架不完善 | 第38-40页 |
·分业监管模式下的监管协调机制不健全 | 第40页 |
·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 第40-42页 |
·过度监管下金融创新不足 | 第42-45页 |
5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对策 | 第45-54页 |
·完善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框架 | 第45-47页 |
·扩大央行权限,监控系统性风险 | 第45-46页 |
·强化逆周期资本监管,实行动态拨备制度 | 第46-47页 |
·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逐步实现功能监管模式 | 第47-49页 |
·关于改革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几种观点 | 第47-48页 |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具体措施 | 第48-49页 |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 第49-51页 |
·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框架体系 | 第49-50页 |
·加快制订有关法律的具体实施细则 | 第50页 |
·提高我国金融立法的前瞻性和适用性 | 第50-51页 |
·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 | 第51-52页 |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推进金融监管国际化进程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