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范围扩张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2 城市热环境空间格局分异性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城市热环境格局演变的地表生态参量驱动分析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3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源与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7-18页 |
2.2 研究数据源与图像预处理 | 第18-20页 |
2.2.1 遥感数据源 | 第18-19页 |
2.2.2 其他辅助数据源 | 第19页 |
2.2.3 影像预处理 | 第19-20页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大西安都市圈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扩张与热环境演变 | 第21-32页 |
3.1 大西安都市圈的城市扩张模式 | 第21-24页 |
3.1.1 城市不透水面提取的原理与方法 | 第21-22页 |
3.1.2 大西安都市圈城市扩张趋势的总体特征 | 第22-24页 |
3.2 城市化进程下的大西安地区建成区八方向发展模式 | 第24-27页 |
3.2.1 建成区八方向扩张趋势的确定 | 第24-25页 |
3.2.2 西、咸两市城市不透水面的八方向扩张情况 | 第25-27页 |
3.3 大西安都市圈建设背景下的城市热环境动态演变 | 第27-32页 |
3.3.1 地表温度反演 | 第27-29页 |
3.3.2 大西安地区城市热环境的时空演变规律 | 第29-32页 |
第四章 城市范围扩张对城市热环境时空分异性影响 | 第32-43页 |
4.1 城市范围扩张对城市热岛强度分异性的影响 | 第32-34页 |
4.1.1 城市热岛强度的计算 | 第32页 |
4.1.2 城市范围扩张下的城市热岛强度分异性演变 | 第32-34页 |
4.2 城市范围扩张对城市热环境空间分布范围的影响 | 第34-36页 |
4.3 城市范围扩张对城市热力景观空间格局分异性的影响 | 第36-39页 |
4.3.1 斑块类型水平的热力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 | 第36-38页 |
4.3.2 景观水平的热力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 | 第38-39页 |
4.4 城市范围扩张对城市热环境空间格局分异性的影响 | 第39-43页 |
4.4.1 基于信息容量的热环境空间格局分异性演算 | 第40-41页 |
4.4.2 城市范围扩张下的热环境空间格局分异性分析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多种地表生态参量对城市热环境时空演变的定量分析 | 第43-57页 |
5.1 地表生态参量的选取 | 第43-44页 |
5.2 不同地表生态参量与城市热环境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第44-52页 |
5.2.1 不同地表生态参量与城市热环境间的单/多因子回归分析 | 第44-47页 |
5.2.2 不同地表生态参量对城市热环境的贡献强度 | 第47-49页 |
5.2.3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不同地表生态参量与城市热环境间的研究 | 第49-52页 |
5.3 综合生态指标与城市热环境间的定量关系研究 | 第52-57页 |
5.3.1 综合生态指标的构建 | 第52-53页 |
5.3.2 综合生态指标的分布格局 | 第53-54页 |
5.3.3 综合生态指标与城市热环境间的定量关系 | 第54-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6.2 讨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