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框架 | 第12页 |
1.4 特色及创新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理论 | 第13-21页 |
2.1 财务分析理论 | 第13-15页 |
2.1.1 财务的基本分析方法论 | 第13-14页 |
2.1.2 财务的综合分析方法论 | 第14-15页 |
2.2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基本理论 | 第15-18页 |
2.2.1 杜邦分析体系的原理及功能 | 第15-16页 |
2.2.2 杜邦财务体系的盈利能力因素分解分析 | 第16-18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2.3.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E公司盈利能力现状及改善可行性分析 | 第21-32页 |
3.1 E公司简介 | 第21-22页 |
3.2 E公司存在问题及盈利能力现状 | 第22-27页 |
3.2.1 与经营成果相关的盈利指标 | 第23-24页 |
3.2.2 与财务状况相关的盈利指标 | 第24-25页 |
3.2.3 与资本资产经营能力相关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 第25-27页 |
3.3 E公司盈利能力改善可行性分析 | 第27-32页 |
3.3.1 重卡行业概况 | 第27-30页 |
3.3.2 E公司SWOT分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基于杜邦模型的E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 第32-42页 |
4.1 E公司杜邦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32-36页 |
4.1.1 净资产收益率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 第32-34页 |
4.1.2 销售净利率的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 第34页 |
4.1.3 总资产周转率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 第34-35页 |
4.1.4 权益乘数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 第35-36页 |
4.2 E公司盈利能力水平低下的原因 | 第36-42页 |
4.2.1 缺乏利润增长点—业务拓展乏力,客户资源有限 | 第36-37页 |
4.2.2 不合理的期间费用投入,影响净利润水平 | 第37-39页 |
4.2.3 应收账款及库存的管理不善降低资产周转效率 | 第39-40页 |
4.2.4 保守型的营运资本管理模式无法激发财务杠杆效应 | 第40-42页 |
第五章 E公司改善盈利能力方案及其保障 | 第42-51页 |
5.1 E公司改善盈利能力方案 | 第42-46页 |
5.1.1 提升销售利润—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 第42-43页 |
5.1.2 关注盈利性评估,控制期间费用投入 | 第43-44页 |
5.1.3 提升应收账款及库存周转效率 | 第44-45页 |
5.1.4 适时调整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策略,适度发挥杠杆效应 | 第45-46页 |
5.2 E公司改善盈利能力方案的保障 | 第46-51页 |
5.2.1 完善销售管理制度 | 第46页 |
5.2.2 引入科学的项目管控方法,强化成本管控 | 第46-48页 |
5.2.3 强化应收账款及库存管理机制 | 第48-49页 |
5.2.4 建立融资风险评估机制,保障营运资本管理水平提升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51-5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6.2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51-53页 |
6.2.1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局限性 | 第51-52页 |
6.2.2 研究过程的局限性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