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隔振系统功率流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1.1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 1.3.1 非线性隔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2 非线性隔振功率流评价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3.3 非线性隔振与能量采集一体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非线性刚度非线性阻尼隔振 | 第19-27页 |
| 2.1 模型描述 | 第19页 |
| 2.2 力传递率 | 第19-22页 |
| 2.3 数值验证 | 第22-24页 |
| 2.4 参数研究 | 第24-26页 |
| 2.5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位移激励非线性隔振功率流特性 | 第27-37页 |
| 3.1 位移激励单层非线性隔振系统 | 第27-31页 |
| 3.1.1 模型描述 | 第27-28页 |
| 3.1.2 功率流 | 第28-29页 |
| 3.1.3 参数研究 | 第29-31页 |
| 3.1.4 小结 | 第31页 |
| 3.2 位移激励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 | 第31-37页 |
| 3.2.1 模型描述 | 第31页 |
| 3.2.2 功率流 | 第31-33页 |
| 3.2.3 参数研究 | 第33-36页 |
| 3.2.4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力激励非线性隔振功率流特性 | 第37-51页 |
| 4.1 力激励单层非线性隔振系统 | 第37-43页 |
| 4.1.1 模型描述 | 第37页 |
| 4.1.2 功率流 | 第37-40页 |
| 4.1.3 参数研究 | 第40-42页 |
| 4.1.4 小结 | 第42-43页 |
| 4.2 力激励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 | 第43-51页 |
| 4.2.1 模型描述 | 第43页 |
| 4.2.2 功率流 | 第43-46页 |
| 4.2.3 参数研究 | 第46-50页 |
| 4.2.4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5.1 结论 | 第51-52页 |
| 5.2 展望 | 第52-53页 |
| 附录 | 第53-78页 |
| A 非线性隔振与能量采集一体化 | 第53-67页 |
| A.1 模型描述 | 第53-54页 |
| A.2 动力学建模 | 第54-62页 |
| A.2.1 双稳复合板静力学分析 | 第54-58页 |
| A.2.2 双稳复合板力-位移关系特性 | 第58-60页 |
| A.2.3 双稳复合板机电模型推导 | 第60-61页 |
| A.2.4 动力学方程 | 第61-62页 |
| A.3 谐波平衡法分析及数值验证 | 第62-63页 |
| A.4 参数研究 | 第63-66页 |
| A.5 小结 | 第66-67页 |
| B | 第67-72页 |
| C | 第72-77页 |
| D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