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Stateflow模型的程序实时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4页
    1.4 本文的内容及主要工作第14-16页
第2章 Stateflow与DRT模型简介第16-28页
    2.1 Stateflow模型第16-17页
    2.2 DRT模型第17-20页
        2.2.1 DRT模型语义第17-18页
        2.2.2 静态优先级调度下的DRT模型单个节点可调度性分析第18-20页
    2.3 DRT模型分析效率的提高策略第20-27页
        2.3.1 减少每个任务中需要考虑的路径数第20-23页
        2.3.2 减少不同任务的路径之间的组合数量第23-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C程序的值范围分析方法与工具实现第28-58页
    3.1 抽象解释理论第28-32页
        3.1.1 具体域与抽象域第28-29页
        3.1.2 基于Galois连接的抽象解释第29-32页
    3.2 区间幂集抽象域第32-40页
        3.2.1 区间代数第33-34页
        3.2.2 区间幂集第34-39页
        3.2.3 幂集抽象域第39-40页
    3.3 值范围分析算法研究第40-48页
    3.4 值范围分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第48-57页
        3.4.1 CPFG图生成模块第49-55页
        3.4.2 通用模块和区间模块第55页
        3.4.3 区间集模块和边环境模块第55页
        3.4.4 值范围分析模块第55页
        3.4.5 值范围分析工具的实现第55-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DRT-G模型与实时性能分析方法第58-70页
    4.1 目标Stateflow模型第58-59页
    4.2 DRT-G模型第59-60页
    4.3 DRT-G模型的实时性能分析方法第60-62页
        4.3.1 静态优先级调度下的DRT-G模型单个节点可调度性分析第60-62页
    4.4 DRT-G模型分析效率的提高策略第62-68页
        4.4.1 减少每个任务中需要考虑的路径数第62-67页
        4.4.2 减少不同任务的路径之间的组合数量第67-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5章 系统实例分析与方法对比第70-78页
    5.1 系统实例第70页
    5.2 可调度性求解与结果分析第70-75页
        5.2.1 使用DRT-G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第70-73页
        5.2.2 使用原DRT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第73-75页
        5.2.3 分析方法对比第75页
    5.3 本章小结第75-7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78-79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频流中人脸图像识别算法研究及DSP实现
下一篇:基于亚像素级的摄像机标定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