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专用汽车论文

集装箱自装卸运输车吊装机构电控系统研究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集装箱自装卸运输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9-14页
        1.2.1 集装箱自装卸运输车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集装箱自装卸运输车发展趋势第11-12页
        1.2.3 集装箱自装卸运输车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集装箱自装卸机构工作过程及液压系统分析第15-27页
    2.1 集装箱自装卸运输车自装卸结构及工作过程分析第15-17页
        2.1.1 自装卸机构分析第15-16页
        2.1.2 自装卸机构工作过程分析第16-17页
        2.1.3 起吊机构动作过程要求分析第17页
    2.2 起吊机构液压控制系统分析及设计第17-24页
        2.2.1 电液控制系统的构成第17-18页
        2.2.2 起吊机构电液控制基本回路设计第18-24页
    2.3 集装箱自装卸运输车电控系统总体方案分析第24-25页
        2.3.1 起吊机构电控系统功能要求第24页
        2.3.2 控制方案论证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基于CAN总线和西门子PLC的起吊机构控制系统设计第27-48页
    3.1 车载控制系统CAN总线设计第27-35页
        3.1.1 CAN总线技术简介第27-28页
        3.1.2 CAN总线通信原理第28-30页
        3.1.3 CAN总线通信硬件设计第30-31页
        3.1.4 CAN总线通讯软件设计第31-35页
    3.2 PLC控制系统设计第35-40页
        3.2.1 PLC介绍第35-36页
        3.2.2 PLC应用领域第36-37页
        3.2.3 PLC选型第37-39页
        3.2.4 CPU224 CN及扩展模块输入输出端子接线第39-40页
    3.3 PLC控制程序设计第40-47页
        3.3.1 PLC通信程序设计第40-44页
        3.3.2 PLC控制程序设计第44-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集装箱自装卸机构遥控器研究设计第48-72页
    4.1 系统功能要求分析第48-49页
    4.2 遥控系统结构图第49-51页
        4.2.1 双通道遥控设计第49-50页
        4.2.2 CAN总线接第50页
        4.2.3 急停电路通道第50页
        4.2.4 遥控器配对设计第50-51页
    4.3 遥控器硬件及其电路设计第51-59页
        4.3.1 遥控器总体硬件设计第51-52页
        4.3.2 微控制器选型第52-53页
        4.3.3 遥控器电源电路及电源保护电路设计第53-55页
        4.3.4 程序烧写与调试电路设计第55页
        4.3.5 遥控器保护电路设计第55-56页
        4.3.6 GPS电路设计第56-57页
        4.3.7 通信电路设计第57-59页
    4.4 433MHZ通信电路设计第59-63页
        4.4.1 射频模块介绍第59-60页
        4.4.2 射频模块与STM32F103通信设计第60-61页
        4.4.3 NRF905与STM32F103通信程序设计第61-63页
    4.5 2.4GHZ通信电路设计第63-70页
        4.5.1 2.4GHZ射频模块介绍第63-65页
        4.5.2 NRF24L01寄存器配置第65-67页
        4.5.3 NRF24L01数据包格式及接发流程第67-70页
    4.6 遥控接收器双CPU系统软件设计第70-71页
    4.7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控制程序仿真及实验第72-76页
    5.1 仿真软件介绍第72-73页
    5.2 吊装机构的PLC控制程序仿真第73-75页
        5.2.1 支腿液压控制系统仿真第73-74页
        5.2.2 起吊机构液压控制系统仿真第74-75页
    5.3 吊装机构控制程序的实验调试第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6.1 结论第76页
    6.2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W水电站水力机组大波动过渡过程研究
下一篇:甲醇汽油添加剂性能指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