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2页 |
1 前言 | 第12-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2.1 主要研究设备与仪器 | 第14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2.2.1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2.2.2 排弃标准 | 第14-15页 |
2.3 治疗方法 | 第15页 |
2.4 牙周状况临床检查指标与记录 | 第15-16页 |
2.5 抽血检测成骨细胞活跃性指标 | 第16-17页 |
2.5.1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 第16页 |
2.5.2 血清骨钙素BGP | 第16-17页 |
2.6 有关颌骨密度的测量方法 | 第17页 |
2.6.1 CBCT测量BMD | 第17页 |
2.6.2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BMD | 第17页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17-18页 |
3 结果 | 第18-27页 |
3.1 比较两个组别在性别、年龄上分布的均衡性情况 | 第18页 |
3.2 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各牙周指标变化情况 | 第18-19页 |
3.3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血清BGP、ALP的变化 | 第19-20页 |
3.4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种植体周围骨密度的变化 | 第20-21页 |
3.5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颌骨骨密度的变化 | 第21-22页 |
附图 | 第22-27页 |
4 讨论 | 第27-32页 |
4.1 中医中药对骨整合的认识 | 第27-28页 |
4.2 骨碎补促进骨整合的分析 | 第28页 |
4.3 对牙周病患者口腔种植术后骨整合的认识 | 第28-29页 |
4.4 有关血清骨钙素和血清碱性磷酸酶的认识 | 第29-30页 |
4.5 有关骨密度测定 | 第30页 |
4.6 小结 | 第30-32页 |
5 结论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综述 | 第38-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