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金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运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8页
    1.1 背景第12-15页
    1.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简介第15-21页
        1.2.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第15-16页
        1.2.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材料第16-17页
        1.2.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7-19页
        1.2.4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相关参数第19-21页
    1.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简介第21-23页
    1.4 金属等离子体增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第23-30页
        1.4.1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增强光吸收的模式第23-25页
        1.4.2 不同形貌材料的粒子添加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25-27页
        1.4.3 不同位置的粒子添加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27-28页
        1.4.4 阵列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28-30页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8页
第二章 基于超声法一步制备的金纳米结构阵列增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第38-59页
    2.1 引言第38-39页
    2.2 实验部分第39-41页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9-40页
        2.2.2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第40页
        2.2.3 超声法生长金纳米颗粒第40页
        2.2.4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第40-4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1-55页
        2.3.1 超声生长原理的探讨第41-43页
        2.3.2 氯金酸浓度对于粒子形貌与尺寸的影响第43-44页
        2.3.3 超声时间对于粒子形貌与尺寸的影响第44-47页
        2.3.4 多形貌粒子的表征第47-49页
        2.3.5 电池性能表征与分析第49-55页
    2.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第三章 金/二氧化钛柱状阵列结构制备及其增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第59-77页
    3.1 引言第59-60页
    3.2 实验部分第60-63页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0-61页
        3.2.2 二氧化钛薄膜表面修饰第61页
        3.2.3 大粒径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组装第61-62页
        3.2.4 金/二氧化钛柱状阵列结构的构筑第62页
        3.2.5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第62-6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3-73页
        3.3.1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第63-66页
        3.3.2 组装时间对粒子二维分散性的调控第66-67页
        3.3.3 刻蚀时间对Au/TiO2柱状结构的影响第67-69页
        3.3.4 光学性能表征第69-70页
        3.3.5 电池电学性能表征与分析第70-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第四章 蒸镀法制备金纳米粒子/二氧化钛柱状阵列结构增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第77-90页
    4.1 引言第77-78页
    4.2 实验部分第78-80页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78-79页
        4.2.2 金/二氧化钛柱状阵列结构的构筑第79页
        4.2.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第79-8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0-87页
        4.3.1 退火温度对金纳米球形貌的影响第80页
        4.3.2 金膜厚度对金纳米球形貌的影响第80-83页
        4.3.3 光学性能表征第83-84页
        4.3.4 柱状结构表征及后期器件优势分析第84-85页
        4.3.5 银纳米球、金银合金纳米球的发现及光学表征第85-87页
    4.4 本章小结第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90-92页
    5.1 总结第90-91页
    5.2 展望第91-92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负载硫化亚锡复合材料及储锂机理研究
下一篇:石墨烯量子点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制备及光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