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智能电网中多储能装置的学习优化控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9-22页
第二章 基于负载率的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第22-41页
    2.1 配电网负载率调节第22-24页
        2.1.1 配电网用电平衡及负载率调节第22-23页
        2.1.2 分布式储能及其作用第23-24页
    2.2 配电网负载率调节物理模型第24-27页
        2.2.1 配电网有功潮流及负载率模型第24-26页
        2.2.2 储能装置模型第26-27页
    2.3 系统数学模型第27-30页
    2.4 策略迭代方法介绍第30-31页
    2.5 实验结果第31-39页
        2.5.1 实验参数设置第31-32页
        2.5.2 实验结果分析第32-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多用户区域微网的能量优化调度第41-58页
    3.1 多用户区域微网系统的物理模型第41-46页
        3.1.1 微网技术与其优化调度问题第41-43页
        3.1.2 多用户微网的能量优化调度问题物理模型第43-46页
    3.2 数学模型第46-48页
    3.3 强化学习方法简介第48-49页
    3.4 实验结果第49-57页
        3.4.1 实验参数设置第49-50页
        3.4.2 实验结果分析第50-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多类型负荷微网的多目标有功潮流分布优化第58-69页
    4.1 多类型负荷微网的有功潮流优化模型第58-62页
        4.1.1 物理模型第58-59页
        4.1.2 分时电价第59-60页
        4.1.3 多类型负载第60-61页
        4.1.4 光伏发电第61-62页
    4.2 数学模型第62-64页
    4.3 实验结果第64-68页
        4.3.1 实验参数设置第64-65页
        4.3.2 实验结果分析第65-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5.1 总结第69页
    5.2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下一篇: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