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才华妨害作证案法律分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案情回顾和争议焦点 | 第8-10页 |
一、基本案情介绍 | 第8页 |
二、审理情况 | 第8-9页 |
三、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 | 第9-10页 |
第二章 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10-19页 |
一、本案中诉讼诈骗行为的定性分析 | 第10-12页 |
(一) 认定侵权行为分析 | 第10-11页 |
(二) 认定犯罪行为分析 | 第11-12页 |
二、本案中诉讼诈骗行为的定罪分析 | 第12-16页 |
(一) 认定妨害作证罪的法律分析 | 第12-14页 |
(二) 认定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法律分析 | 第14-15页 |
(三) 认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分析 | 第15-16页 |
三、本案中诉讼诈骗行为的量刑分析 | 第16-19页 |
(一) 以“情节严重”定量刑等级分析 | 第16-18页 |
(二) 以“数额大小”定量刑等级分析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由本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 第19-33页 |
一、本案判决结果的思考 | 第19-21页 |
二、本案中诉讼诈骗行为的罪名思考 | 第21-29页 |
(一) 目前学界意见及本人观点 | 第21-22页 |
(二) 补充诉讼诈骗罪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22-23页 |
(三) 诉讼诈骗罪犯罪构成要件建构 | 第23-24页 |
(四) 诉讼诈骗罪在刑法分则中位置设计 | 第24-27页 |
(五) 诉讼诈骗罪刑法条文设计及量刑配置 | 第27-29页 |
三、司法实务界现阶段对诉讼诈骗行为规制建议 | 第29-33页 |
(一) 侵财型诉讼诈骗行为规制 | 第30-31页 |
(二) 非侵财型诉讼诈骗行为规制 | 第31页 |
(三) 增加第三人撤销之诉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