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石天河诗歌意象论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8-14页
第2章 石天河诗歌意象的渊源及价值构成第14-47页
    2.1 第一节动荡时代与理想追求第15-24页
        2.1.1 知识分子罹难打造“鹅卵石”第16-20页
        2.1.2 松绑后的“绳痕”与“爱的追思”第20-24页
    2.2 第二节坎坷人生与人格追求第24-34页
        2.2.1 诗祸磨砺“少年石匠”第25-29页
        2.2.2 孤高耿介的“孤鹤”第29-34页
    2.3 第三节社会忧思与批判第34-47页
        2.3.1 人道主义“请你签名”第34-40页
        2.3.2 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徜徉”第40-47页
第3章 石天河诗歌的意象世界及文化意蕴第47-84页
    3.1 第一节自然意象之泣第47-64页
        3.1.1 石意象:诗人精神与人格追求的写照第47-54页
        3.1.2 风意象:渺茫希望与悲惨命运的表征第54-60页
        3.1.3 月意象:逝去青春与理想的寄托第60-64页
    3.2 第二节人文意象之歌第64-84页
        3.2.1 坟墓意象:冤魂和恐怖的哀歌第64-68页
        3.2.2 监牢、绳意象:禁锢的悲慨第68-72页
        3.2.3 美人意象:美好和真理的人格化第72-79页
        3.2.4 鬼神意象:狰狞现实的投影第79-84页
第4章 石天河诗歌意象的审美表现第84-123页
    4.1 第一节朴实纯真的意象自然美第84-97页
        4.1.1“隐于不隐,不隐而隐”第85-90页
        4.1.2 淳朴浓郁的生活气息第90-93页
        4.1.3 朴素清冷的自然色调第93-97页
    4.2 第二节灵活多变的意象组合的美第97-110页
        4.2.1 晕染式组合的圆融层次感第98-103页
        4.2.2 写意式组合的灵动跳跃感第103-107页
        4.2.3 工笔式组合的冲击震撼感第107-110页
    4.3 第三节浑然天成的意象意境美第110-123页
        4.3.1 情景交融之画面美第111-115页
        4.3.2 虚实相生之想象美第115-120页
        4.3.3 动静结合之流转美第120-123页
第5章 结论第123-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技巧初探
下一篇:胸腔镜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在诊治高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