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翼仿生扑翼飞行器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鸟类飞行机理与结构方案设计 | 第16-25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鸟类飞行机理分析 | 第16-19页 |
2.2.1 鸟类翅膀结构分析 | 第16-17页 |
2.2.2 鸟类飞行运动分析 | 第17-18页 |
2.2.3 鸟类飞行受力分析 | 第18-19页 |
2.3 尺寸参数确定 | 第19-20页 |
2.3.1 外形参数确定 | 第19-20页 |
2.3.2 运动参数确定 | 第20页 |
2.4 整体结构方案设计 | 第20-24页 |
2.4.1 驱动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2.4.2 传动方案设计 | 第22-23页 |
2.4.3 尾翼方案设计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柔性翼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 第25-42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柔性翼机构参数设计 | 第25-32页 |
3.2.1 第一段翼参数设计 | 第26-29页 |
3.2.2 第二段翼参数设计 | 第29-30页 |
3.2.3 第三段翼参数设计 | 第30-32页 |
3.3 柔性翼运动学分析 | 第32-36页 |
3.3.1 机构位置分析 | 第32-34页 |
3.3.2 机构角速度分析 | 第34页 |
3.3.3 机构角加速度分析 | 第34-35页 |
3.3.4 柔性翼运动学仿真 | 第35-36页 |
3.4 柔性翼动力学分析 | 第36-41页 |
3.4.1 运动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3.4.2 气动力计算 | 第37-39页 |
3.4.3 柔性翼动力学仿真 | 第39-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扑翼飞行器样机研制 | 第42-54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样机机构设计 | 第43-49页 |
4.2.1 驱动机构设计 | 第43-45页 |
4.2.2 传动机构设计 | 第45-47页 |
4.2.3 翅翼设计 | 第47-48页 |
4.2.4 尾翼设计 | 第48-49页 |
4.3 通信执行设备选型 | 第49-51页 |
4.3.1 电机电调选型 | 第49-50页 |
4.3.2 遥控设备选型 | 第50-51页 |
4.3.3 舵机选型 | 第51页 |
4.4 样机加工与装配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扑翼飞行器实验研究 | 第54-70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测力平台设计 | 第54-56页 |
5.2.1 总体方案分析 | 第54页 |
5.2.2 总体结构设计 | 第54-55页 |
5.2.3 静态解耦测试 | 第55-56页 |
5.3 数据采集软硬件设计 | 第56-60页 |
5.3.1 数据采集硬件设计 | 第56-58页 |
5.3.2 数据采集上位机设计 | 第58-60页 |
5.4 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 | 第60-69页 |
5.4.1 扑动频率对飞行器升推力影响 | 第62-64页 |
5.4.2 攻角对飞行器升推力影响 | 第64-66页 |
5.4.3 两段翼飞行器气动性能测试 | 第66-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