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名词术语注释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1.2 认知无线电Ad hoc网络技术 | 第11-14页 |
1.2.1 CRAHN技术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2 CRAHN技术的概念与组成 | 第12-13页 |
1.2.3 CRAHN网络的应用前景 | 第13-14页 |
1.3 自适应COFDM在CRAHN技术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1.3.1 自适应OFDM在CRAHN技术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2 OFDM与COFDM | 第15-16页 |
1.3.3 自适应COFDM调制技术 | 第16-18页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CRAHN技术与自适应COFDM调制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2.1 OFDM调制解调技术原理 | 第20-23页 |
2.1.1 OFDM调制原理 | 第20-22页 |
2.1.2 典型的COFDM系统收发框图 | 第22页 |
2.1.3 影响自适应调制OFDM系统性能的几个因素 | 第22-23页 |
2.2 OFDM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第23-26页 |
2.2.1 OFDM中信道估计技术 | 第23-24页 |
2.2.2 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的影响以及抑制措施 | 第24-25页 |
2.2.3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25-26页 |
2.2.4 链路自适应技术 | 第26页 |
2.3 自适应COFDM调制算法 | 第26-29页 |
2.3.1 无线多径信道模型 | 第26-27页 |
2.3.2 典型的自适应调制算法 | 第27-28页 |
2.3.3 固定门限的自适应算法 | 第28-29页 |
2.4 自适应COFDM调制系统技术难点 | 第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自适应COFDM调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30-45页 |
3.1 COFDM调制系统硬件平台 | 第30-31页 |
3.2 基于跨层思想的自适应OFDM调制实现方案 | 第31-32页 |
3.3 自适应COFDM调制方案 | 第32-36页 |
3.3.1 COFDM自适应调制结构框架 | 第32-33页 |
3.3.2 自适应COFDM调制参数 | 第33-34页 |
3.3.3 基于门限的自适应参数的选择 | 第34-36页 |
3.4 自适应COFDM传输系统的实现框架和工作流程 | 第36-38页 |
3.4.1 自适应COFDM传输系统的实现框架 | 第36-37页 |
3.4.2 自适应COFDM传输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37-38页 |
3.5 MAC帧结构 | 第38页 |
3.6 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帧结构 | 第38-42页 |
3.6.1 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结构 | 第38-40页 |
3.6.2 PPDU时域/频域帧结构 | 第40-42页 |
3.7 自适应COFDM调制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 第42-44页 |
3.7.1 基本参数设定 | 第42-43页 |
3.7.2 OFDM符号的频域描述 | 第43-44页 |
3.7.3 导频插入方案 | 第44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自适应COFDM调制系统关键模块设计 | 第45-60页 |
4.1 接口模块Dsp_interfer | 第45-46页 |
4.2 信道接入控制模块 | 第46页 |
4.3 信道纠错模块 | 第46-51页 |
4.3.1 信道编码 | 第47-49页 |
4.3.2 交织模块 | 第49-50页 |
4.3.3 信道纠错方案设计 | 第50-51页 |
4.4 星座映射模块 | 第51-53页 |
4.5 导频插入模块 | 第53页 |
4.6 IFFT/FFT模块 | 第53-55页 |
4.7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模块 | 第55页 |
4.8 插值滤波器模块 | 第55-59页 |
4.8.1 插值滤波器的主要作用 | 第55-56页 |
4.8.2 插值滤波的实现原理 | 第56页 |
4.8.3 插值滤波器的设计 | 第56-59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自适应COFDM调制器方案的FPGA实现 | 第60-76页 |
5.1 自适应COFDM调制器整体结构的实现 | 第60-61页 |
5.2 关键模块的FPGA实现 | 第61-75页 |
5.2.1 与DSP接口模块(dsp_interf) | 第61-64页 |
5.2.2 信道编码模块 | 第64-66页 |
5.2.3 交织模块 | 第66-67页 |
5.2.4 映射模块 | 第67-69页 |
5.2.5 符号生成模块OFDM_symbol | 第69-71页 |
5.2.6 加扰模块scramber | 第71-72页 |
5.2.7 IFFT变换模块ifft | 第72-74页 |
5.2.8 发送帧成帧循环前缀添加模块cp_test3 | 第74-75页 |
5.2.9 整体系统的输出波形 | 第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9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76-77页 |
6.2 后续工作安排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