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离岸公司法律监管概述 | 第12-20页 |
·离岸公司的产生 | 第12-15页 |
·离岸金融中心概述 | 第12-13页 |
·离岸金融中心与离岸公司的关系 | 第13-14页 |
·离岸公司的起源与发展 | 第14-15页 |
·离岸公司概述 | 第15-19页 |
·离岸公司的概念 | 第15-17页 |
·离岸公司的法律特征 | 第17-18页 |
·离岸公司的分类 | 第18-19页 |
·离岸公司法律监管概述 | 第19-20页 |
·法律监管的概念 | 第19页 |
·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概念 | 第19-20页 |
第2章 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权利来源 | 第20-29页 |
·管辖权原则 | 第20-22页 |
·属人管辖权原则 | 第20页 |
·属地管辖权原则 | 第20页 |
·效果管辖权原则 | 第20-21页 |
·长臂管辖权原则 | 第21页 |
·揭开公司面纱原则 | 第21-22页 |
·对离岸公司行使管辖权的必要性 | 第22-26页 |
·离岸公司的积极作用 | 第22-23页 |
·离岸公司的消极影响 | 第23-25页 |
·对离岸公司行使管辖权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26页 |
·离岸公司法律监管过程中管辖权的运用 | 第26-29页 |
·法律监管主体对属人管辖权原则的运用 | 第26页 |
·法律监管主体对属地管辖权原则的运用 | 第26页 |
·法律监管主体对效果管辖权原则的运用 | 第26-27页 |
·法律监管主体对长臂管辖权原则的运用 | 第27页 |
·法律监管主体对揭开公司面纱原则的运用 | 第27-29页 |
第3章 监管主体对离岸公司的法律监管 | 第29-35页 |
·离岸金融中心对离岸公司的法律监管 | 第29-31页 |
·离岸金融中心对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原因 | 第29页 |
·离岸金融中心对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依据 | 第29页 |
·离岸金融中心对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规范 | 第29-31页 |
·离岸公司经营地对离岸公司的法律监管 | 第31-33页 |
·离岸公司经营地对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原因 | 第31页 |
·离岸公司经营地对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依据 | 第31-32页 |
·离岸公司经营地对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规范 | 第32-33页 |
·投资者母国对离岸公司的法律监管 | 第33-35页 |
·投资者母国对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原因 | 第33页 |
·投资者母国对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依据 | 第33页 |
·投资者母国对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规范 | 第33-35页 |
第4章 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规避 | 第35-42页 |
·法律规避概述 | 第35-36页 |
·法律规避的概念 | 第35页 |
·法律规避的效力 | 第35-36页 |
·离岸公司法律规避行为的性质分析 | 第36页 |
·跨国并购中离岸公司法律规避的方式 | 第36-39页 |
·离岸公司跨国并购过程中规避法律监管的运作模式 | 第37页 |
·跨国并购中离岸公司规避的法律监管 | 第37-39页 |
·海外上市中离岸公司法律规避的方式 | 第39-41页 |
·离岸公司海外曲线上市过程中规避法律监管的运作模式 | 第39-40页 |
·海外上市中离岸公司规避的法律监管 | 第40-41页 |
·离岸公司规避法律监管的防范 | 第41-42页 |
·扩大国内法的域外适用效力 | 第41页 |
·突破离岸金融中心严格的保密措施 | 第41-42页 |
第5章 我国对离岸公司的法律监管 | 第42-60页 |
·离岸公司在我国的实务发展现状 | 第42-45页 |
·离岸公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42-43页 |
·离岸公司对我国的影响 | 第43-45页 |
·我国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现状 | 第45-51页 |
·我国对利用离岸公司跨国并购的法律监管 | 第45-48页 |
·我国对利用离岸公司海外上市的法律监管 | 第48-50页 |
·我国离岸公司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我国离岸公司法律监管的完善 | 第51-60页 |
·构建国内法律制度 | 第52-57页 |
·加强国际合作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