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承认规则”理论的产生 | 第9-17页 |
2.1 哈特“承认规则”理论产生的渊源 | 第9-13页 |
2.1.1 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 | 第9-10页 |
2.1.2 哈特对法律命令说的批判 | 第10-13页 |
2.2 哈特“承认规则”理论的提出 | 第13-17页 |
2.2.1 规则与习惯的区别 | 第13-14页 |
2.2.2 法律规则说及承认规则的提出 | 第14-17页 |
3 承认规则的界定 | 第17-21页 |
3.1 承认规则的内容 | 第17-19页 |
3.2 承认规则的不确定性 | 第19-21页 |
4 哈特对承认规则的辩护与重释 | 第21-32页 |
4.1 为什么选择德沃金 | 第21页 |
4.2 来自德沃金的批判 | 第21-27页 |
4.2.1 德沃金对实证主义法学总结的三个命题 | 第21-22页 |
4.2.2 德沃金对承认规则的批判策略 | 第22-25页 |
4.2.3 德沃金关于“义务”来源的说明 | 第25-27页 |
4.3 哈特的回应 | 第27-32页 |
4.3.1 承认规则可以对原则进行鉴别 | 第27-29页 |
4.3.2 柔性法律实证主义与自由裁量 | 第29-31页 |
4.3.3 哈特的惯习主义转向 | 第31-32页 |
5 科尔曼对承认规则的再论证 | 第32-39页 |
5.1 为什么选择科尔曼 | 第32-33页 |
5.2 科尔曼的三个命题 | 第33-35页 |
5.2.1 可分离命题(the separability thesis) | 第33页 |
5.2.2 通过承认规则的道德安置 | 第33-34页 |
5.2.3 道德安置下的社会惯习命题 | 第34-35页 |
5.3 为何法官有适用承认规则的义务 | 第35-39页 |
5.3.1 承认规则是一种协调性惯习(coordination conventions) | 第36页 |
5.3.2 共享的合作行为(shared cooperative avtivity,SCA) | 第36-39页 |
6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