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西域意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16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二)研究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1.唐代“西域”的界定 | 第13-14页 |
2.意象概念与分类 | 第14-16页 |
第一章 西域地理景观之自然意象 | 第16-28页 |
第一节 地理-----黄沙碛里客行迷 | 第16-21页 |
(一)异域、苦寒的地理标志 | 第17-20页 |
(二)抵触、消极的情绪符号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植物-----千山万碛皆白草 | 第21-28页 |
(一)环境之荒 | 第22-24页 |
(二)离别伤愁之意 | 第24-28页 |
第二章 西域标志性地理符号之地名意象 | 第28-40页 |
第一节 玉门关、阳关 | 第28-35页 |
(一)绝域之西 | 第29-31页 |
(二)思念之苦 | 第31-33页 |
(三)立功之切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楼兰 | 第35-40页 |
(一)战争中的西域边地 | 第36-37页 |
(二)中原统治西域的象征 | 第37-40页 |
第三章 生新靓丽之人文意象 | 第40-55页 |
第一节 人物意象-----胡姬貌如花 | 第40-44页 |
第二节 风物意象-----葡萄美酒夜光杯 | 第44-50页 |
第三节 胡乐意象----琵琶起舞换新声 | 第50-55页 |
结语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