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铁蛋白分子的空间结构 | 第11-12页 |
1.2.2 转基因提高植物含铁量 | 第12-14页 |
1.2.3 转ferritin基因提高抗氧化还原能力 | 第14-15页 |
1.2.4 植物铁蛋白作为补铁制剂 | 第15-16页 |
1.2.5 植物铁蛋白作为载体应用 | 第16页 |
1.2.6 木薯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 科学问题 | 第17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3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2.1.2 菌株、质粒、试剂盒、抗生素和培养基 | 第20-22页 |
2.1.3 其它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37页 |
2.2.1 MeFer全长克隆 | 第23页 |
2.2.2 载体构建 | 第23-24页 |
2.2.3 PCR反应 | 第24-25页 |
2.2.4 大肠杆菌转化 | 第25-26页 |
2.2.5 根瘤农杆菌转化 | 第26页 |
2.2.6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 第26页 |
2.2.7 Southern blot检测 | 第26-27页 |
2.2.8 植物总RNA提取 | 第27页 |
2.2.9 Real-time PCR检测 | 第27页 |
2.2.10 RNA-seq表达谱相关方法 | 第27-30页 |
2.2.11 原核表达 | 第30页 |
2.2.12 亚细胞定位 | 第30页 |
2.2.13 甘薯培养 | 第30-31页 |
2.2.14 木薯培养 | 第31-33页 |
2.2.15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33-3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7-73页 |
3.1 甘薯培养 | 第37-38页 |
3.2 木薯培养 | 第38-41页 |
3.3 木薯低温胁迫RNA-seq表达研究 | 第41-50页 |
3.3.1 木薯受低温胁迫的伤害表型变化 | 第41-43页 |
3.3.2 测序结果及分析 | 第43-44页 |
3.3.3 差异基因的鉴别 | 第44页 |
3.3.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 | 第44-45页 |
3.3.5 差异表达基因的Pathway富集分析 | 第45-48页 |
3.3.6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 | 第48-49页 |
3.3.7 讨论 | 第49-50页 |
3.4 MeFer序列分析及克隆 | 第50-56页 |
3.4.1 序列分析 | 第50-56页 |
3.4.2 MeFer克隆 | 第56页 |
3.5 载体构建 | 第56-57页 |
3.6 MeFer在植株不同组织部位表达分析 | 第57-58页 |
3.7 大肠杆菌BL21(pET32a-MeFer)抗冷胁迫分析 | 第58-59页 |
3.8 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59-61页 |
3.9 转基因木薯、甘薯分子检测 | 第61-66页 |
3.10 MeFer对铁离子吸收的影响 | 第66-68页 |
3.11 过表达MeFer甘薯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 第68-73页 |
3.11.1 低温胁迫下甘薯MDA含量差异 | 第68-69页 |
3.11.2 低温胁迫下甘薯叶片过氧化氢含量差异 | 第69-70页 |
3.11.3 低温胁迫下甘薯叶片抗氧化酶活差异 | 第70-72页 |
3.11.4 讨论 | 第72-7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3-75页 |
4.1 总结 | 第73-74页 |
4.2 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附录一 Atfer 3基因序列 | 第83-84页 |
附录二 MeFer基因序列 | 第84-88页 |
附录三 引物序列 | 第88-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