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热处理论文--热处理工艺论文--淬火、表面淬火论文

重轨在淬火过程中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计算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重轨热处理过程换热系数的研究现状第9-13页
        1.1.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2 重轨喷雾实验第16-27页
    2.1 喷雾冷却系统结构设计第16-18页
        2.1.1 水路和气路结构设计图第16-17页
        2.1.2 电路结构设计图第17-18页
    2.2 实验设备第18-20页
        2.2.1 加热系统第18页
        2.2.2 冷却系统第18-19页
        2.2.3 控制系统第19页
        2.2.4 采集系统第19-20页
    2.3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3.1 重轨规格与钢种第20-21页
        2.3.2 测温点的布置第21页
    2.4 实验考虑的因素第21-22页
    2.5 实验方案第22-23页
        2.5.1 水流量对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影响第22页
        2.5.2 气体压强对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影响第22页
        2.5.3 轨头喷嘴距离轨头高度对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影响第22-23页
    2.6 实验步骤第23-24页
    2.7 实验结果第24-26页
    2.8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重轨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计算分析第27-39页
    3.1 计算综合换热系数的基本理论第27-28页
        3.1.1 传热问题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第27页
        3.1.2 对流换热第27-28页
        3.1.3 相变潜热第28页
    3.2 重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8-30页
        3.2.1 材料属性第28-30页
        3.2.2 有限元模型第30页
    3.3 计算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方法第30-32页
    3.4 计算钢轨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程序的编写第32页
    3.5 表面综合换热系数计算方法的分析第32-35页
    3.6 九组实验方案下的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第35-38页
    3.7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重轨表面综合换热系数影响因素的分析第39-43页
    4.1 水流量对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影响第39-40页
    4.2 气体压强对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影响第40-41页
    4.3 轨头喷嘴距离轨头高度对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影响第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5 重轨温度场和残余应力的分析第43-52页
    5.1 建立重轨有限元热—结构耦合模型第43-44页
    5.2 重轨温度分析第44-47页
        5.2.1 重轨轨头踏面中心线处的温度分析第44-46页
        5.2.2 重轨轨头踏面中心线处的相变分析第46-47页
    5.3 重轨轨底中心线上的轴向应力分析第47-51页
        5.3.1 不同水流量下轨底中心线上的轴向应力第47-48页
        5.3.2 不同气压下轨底中心线上的轴向应力第48-49页
        5.3.3 不同轨头喷嘴距离轨头高度下轨底中心线上的轴向应力第49-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土壤环境下X100管线钢的缝隙腐蚀机理研究
下一篇:单颗粒褐铁矿气基磁化焙烧过程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