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衍混合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 章绪论 | 第11-19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制冷型红外双视场变倍光学系统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国内制冷型红外双视场变倍光学系统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外制冷型红外双视场变倍光学系统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内外衍射元件应用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 章衍射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 | 第19-34页 |
| ·衍射光学元件的色散特性 | 第19-21页 |
| ·球面基底的衍射光学元件的初级像差 | 第21-24页 |
| ·衍射光学元件的衍射效率 | 第24-27页 |
| ·衍射元件加工公差 | 第27-33页 |
| ·环带深度公差 | 第28-30页 |
| ·环带间隔公差 | 第30-32页 |
| ·表面不规则性公差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 章变焦系统的理论分析 | 第34-42页 |
| ·两类基本的变焦系统 | 第34-35页 |
| ·其他变焦系统 | 第35-36页 |
| ·两档变倍光学系统 | 第36-41页 |
| ·两档光学系统结构类型 | 第37-38页 |
| ·双视场光学系统结构参数公式推导 | 第38-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 章折衍混合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 第42-66页 |
| ·红外双视场系统主要设计指标 | 第42页 |
| ·光学设计思想 | 第42-50页 |
| ·光学系统初始结构的分析与选择 | 第42-44页 |
| ·透镜材料选择 | 第44-47页 |
| ·探测器的选择 | 第47-48页 |
| ·光学系统初始结构参数计算 | 第48-50页 |
| ·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 第50-55页 |
| ·七片透镜结构的优化结果 | 第50-52页 |
| ·六片式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 第52-55页 |
| ·光学系统性能分析 | 第55-65页 |
| ·冷反射分析 | 第55-59页 |
| ·作用距离估算 | 第59页 |
| ·测温精度 | 第59-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5 章双视场光学系统温度补偿与调焦 | 第66-72页 |
| ·红外光学材料特性分析 | 第66-67页 |
| ·温度补偿方式 | 第67-69页 |
| ·双视场光学系统温度补偿 | 第69-70页 |
| ·物距调焦特性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6 章总结 | 第72-74页 |
| ·论文具体的研究工作 | 第72-73页 |
|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78-79页 |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