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与各国政府的关系论文

建构主义视角下中日关系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绪论第10-14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页
   ·论文的研究动态第10-11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新意第11-12页
   ·论文结构第12-14页
第二章:建构主义及其身份认同理论第14-19页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第14-16页
   ·建构主义的身份认同理论第16-17页
   ·身份认同理论的现实意义第17-19页
第三章:二战后,中日间角色身份的演变历程第19-25页
   ·中日间消极角色身份的确立第19-20页
   ·中日建交后,积极和消极身份并存第20-21页
   ·20世纪90年代后,中日间身份的调整第21-25页
     ·中国国家身份的调整第21-22页
     ·日本国家身份的调整第22-23页
     ·中日间身份调整第23-25页
第四章:中日关系困境及其形成原因第25-37页
   ·中日间集体身份缺乏导致安全困境第25-28页
     ·中日间集体身份的缺乏及原因第25-26页
     ·安全困境是集体身份的表现形式第26-27页
     ·美日同盟是安全困境的主要原因第27-28页
   ·中日身份认同的缺失与认知差异第28-31页
     ·日本政治大国趋向与认同危机第28-30页
     ·"中国威胁论"与认同危机第30-31页
   ·日本观念建构的偏差与历史认识问题第31-35页
     ·日本观念建构错误形成的历史认识问题第31-32页
     ·日本历史观与靖国神社问题第32-34页
     ·日本历史观与教科书问题第34-35页
   ·中日集体记忆下身份认知问题第35-37页
第五章:中日关系困境的解决途径与前景展望第37-41页
   ·中日增进相互理解有助于形成共同的规范第37-38页
   ·中日积极角色身份有助于中日间集体身份的产生第38-39页
   ·中日建立互动机制有助于实现良性互动第39-41页
结束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腐败的途径研究--以透明国际和东亚各国及香港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