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结直肠癌靶向重组毒素rCCK8PE38适用病例的筛查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3-14页
前言第14-16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6-31页
    第一章 结直肠癌的治疗现状第16-21页
        1.1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分析第16-17页
        1.2 结直肠癌的诊断方法第17-19页
            1.2.1 愈创粪便隐血试验第17-18页
            1.2.2 柔性乙状结肠镜第18页
            1.2.3 粪便DNA检测第18页
            1.2.4 计算机断层扫描第18页
            1.2.5 分子诊断第18-19页
        1.3 结直肠癌的治疗第19-21页
    第二章 重组免疫毒素类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概况及进展第21-24页
        2.1 免疫毒素的定义第21页
        2.2 免疫毒素治疗治疗肿瘤第21-24页
            2.2.1 细胞因子第21-22页
            2.2.2 生长因子第22页
            2.2.3 肿瘤相关抗原第22页
            2.2.4 重组免疫毒素最新进展及挑战第22-24页
    第三章 胆囊收缩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第24-26页
        3.1 胆囊收缩素第24-25页
        3.2 胆囊收缩素受体第25-26页
    第四章 CRC分子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第26-31页
        4.1 遗传突变在CRC诊断中的应用第27-28页
        4.2 表观遗传学改变在CRC诊断中的应用第28-29页
            4.2.1 CRC中异常的DNA甲基化第28-29页
            4.2.2 CRC的组蛋白修饰第29页
            4.2.3 MicroRNAs(Mirs)在CRC中的改变第29页
        4.3 蛋白质标记第29-30页
        4.4 代谢生物标志物第30-31页
第二篇 实验内容第31-84页
    第一章 CCKBR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1-46页
        1.1 材料第31-33页
            1.1.1 细胞株第31页
            1.1.2 引物第31-32页
            1.1.3 主要试剂第32页
            1.1.4 常用试剂的配制第32-33页
            1.1.5 主要仪器第33页
        1.2 方法第33-39页
            1.2.1 TRIzol法提取HCT-116细胞总RNA第33页
            1.2.2 反转录第33-34页
            1.2.3 标准质粒的构建第34-38页
            1.2.4 CCKBR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8-39页
        1.3 实验结果第39-44页
            1.3.1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第39-40页
            1.3.2 CCKBR基因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0-44页
        1.4 讨论第44-45页
            1.4.1 RT-qPCR的一步法与两步法探讨第45页
            1.4.2 RT-qPCR注意事项第45页
        1.5 小结第45-46页
    第二章 CCKBR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46-60页
        2.1 材料第46-48页
            2.1.1 细胞株第46页
            2.1.2 试剂第46页
            2.1.3 主要溶液配制第46-48页
            2.1.4 主要仪器第48页
        2.2 方法第48-53页
            2.2.1 CCKBR氨基酸的获取第48页
            2.2.2 CCKBR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第48页
            2.2.3 CCKBR二级结构分析及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第48-49页
            2.2.4 CCKBR重组蛋白质的原核表达第49-50页
            2.2.5 CCKBR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50-51页
            2.2.6 CCKBR多克隆抗体的鉴定第51-52页
            2.2.7 CCKBR多克隆抗体的纯化第52-53页
        2.3 结果第53-59页
            2.3.1 CCKBR二级结构的预测第53页
            2.3.2 CCKBR结构分析及抗原表位预测第53-55页
            2.3.3 CCKBR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第55-58页
            2.3.4 CCKBR多克隆抗体的鉴定分析第58-59页
        2.4 讨论第59页
        2.5 小结第59-60页
    第三章 靶向CCKBR的rCCK8PE38在细胞系水平的筛查分析第60-70页
        3.1 材料第60-61页
            3.1.1 细胞株第60页
            3.1.2 主要试剂第60页
            3.1.3 常用试剂的配制第60页
            3.1.4 主要仪器第60-61页
        3.2 方法第61-63页
            3.2.1 胃肠癌细胞系中CCKBR的表达差异第61-62页
            3.2.2 rCCK8PE38重组靶向毒素的细胞杀伤试验第62页
            3.2.3 靶向CCKBR的rCCK8PE38在细胞系水平的筛查分析第62-63页
        3.3 结果第63-68页
            3.3.1 胃肠癌细胞系中CCKBR的表达差异第63-66页
            3.3.2 rCCK8PE38重组靶向毒素的细胞杀伤试验第66-67页
            3.3.3 靶向CCKBR的rCCK8PE38在细胞系水平的筛查分析第67-68页
        3.4 讨论第68-69页
        3.5 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靶向CCKBR的rCCK8PE38临床适用病例筛查分析第70-84页
        4.1 材料第70页
            4.1.1 CRC组织标本第70页
            4.1.2 CRC血液标本第70页
        4.2 方法第70-74页
            4.2.1 CRC组织标本中CCKBR的表达差异第70-71页
            4.2.2 CCKBR表达差异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71-72页
            4.2.3 血浆CCKBR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评估第72-73页
            4.2.4 rCCK8PE38重组毒素的原代细胞杀伤分析第73-74页
        4.3 结果第74-82页
            4.3.1 CRC组织标本中CCKBR的表达差异第74-77页
            4.3.2 CCKBR表达差异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77-79页
            4.3.3 血浆CCKBR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评估第79-81页
            4.3.4 rCCK8PE38重组毒素的原代细胞杀伤分析第81-82页
        4.4 讨论第82-83页
        4.5 小结第83-84页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4页
导师简介第94-95页
作者简介第95-9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渡金属离子负载的聚氨基吡咯纳米粒子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临床各预后因素与预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