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玉米散粉期的基因定位与全基因组选择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英文缩略表第10-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3页
    1.1 玉米散粉期性状遗传结构第11页
    1.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11-12页
        1.2.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模型第12页
        1.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存在问题第12页
    1.3 全基因组选择第12-21页
        1.3.1 全基因组选择概念第12-13页
        1.3.2 全基因组选择的步骤第13页
        1.3.3 全基因组选择统计模型第13-16页
        1.3.4 全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第16-17页
        1.3.5 全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第17-19页
        1.3.6 全基因组选择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3.7 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优势和前景第21页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散粉期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23-3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2.1.1 实验材料的构建第23页
        2.1.2 实验材料表型鉴定第23页
        2.1.3 实验材料基因型鉴定第23页
        2.1.4 表型数据的遗传分析第23-24页
        2.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24页
        2.1.6 双亲群体遗传方差的分解第24-2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2.2.1 BC_1F_(3:4)群体多环境表型分析结果第25页
        2.2.2 标记分布和密度热图第25-26页
        2.2.3 481份材料遗传背景分析第26-28页
        2.2.4 散粉期性状的遗传方差分解第28页
        2.2.5 散粉期性状QTL定位第28-29页
    2.3 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散粉期性状全基因组选择第31-41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1-34页
        3.1.1 实验材料第31页
        3.1.2 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模型第31-32页
        3.1.3 固定效应线性模型第32页
        3.1.4 预测准确性的方差分析第32页
        3.1.5 多环境全基因组预测模型第32-33页
        3.1.6 多环境交叉验证的策略第33-3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3.2.1 显著SNP标记作为固定效应提高预测准确性第34-36页
        3.2.2 Fixed GS模型提高每个环境预测准确性第36-38页
        3.2.3 Fixed模型可以提高多环境模型预测准确性第38-39页
    3.3 讨论第39-41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附录第48-52页
    遗传力和BLUE值计算R语言代码第48页
    关联分析R语言代码第48-49页
    多元线性回归R语言代码第49-51页
    附表1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地油菜“稀植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下一篇:菜用和观赏甘薯种质资源多样性与品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