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恩格尔乌苏石炭纪侵入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 第9-10页 |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3.1 蛇绿混杂岩 | 第10-12页 |
| 1.3.2 花岗岩 | 第12-13页 |
| 1.4 存在问题 | 第13页 |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1.6 完成工作量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20页 |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17页 |
| 2.2 地层 | 第17-18页 |
| 2.2.1 古元古界 | 第17页 |
| 2.2.2 新元古界 | 第17页 |
| 2.2.3 石炭系 | 第17页 |
| 2.2.4 白垩系 | 第17-18页 |
| 2.2.5 第四系 | 第18页 |
| 2.3 侵入岩 | 第18-19页 |
| 2.3.1 中元古代变质深成岩 | 第18页 |
| 2.3.2 志留纪侵入岩 | 第18页 |
| 2.3.3 石炭纪侵入岩 | 第18-19页 |
| 2.3.4 二叠纪侵入岩 | 第19页 |
| 2.3.5 三叠纪侵入岩 | 第19页 |
| 2.3.6 白垩纪侵入岩 | 第19页 |
| 2.4 区域构造概况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侵入岩岩石学特征 | 第20-28页 |
| 3.0 侵入岩遥感影像特征 | 第20页 |
| 3.1 石炭纪侵入岩 | 第20-21页 |
| 3.2 石英二长闪长岩(ηδοC_1) | 第21-24页 |
| 3.2.1 地质特征 | 第21-23页 |
| 3.2.2 岩石学特征 | 第23-24页 |
| 3.3 花岗闪长岩(γδC_1) | 第24-28页 |
| 3.2.1 地质特征 | 第24-25页 |
| 3.2.2 岩石学特征 | 第25-28页 |
| 第四章 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28-42页 |
| 4.1 测试方法 | 第28页 |
| 4.2 石英二长闪长岩 | 第28-34页 |
| 4.2.1 主量元素 | 第28-31页 |
| 4.2.2 稀土元素 | 第31页 |
| 4.2.3 微量元素 | 第31-34页 |
| 4.3 花岗闪长岩 | 第34-42页 |
| 4.3.1 主量元素 | 第34-38页 |
| 4.3.2 稀土元素 | 第38页 |
| 4.3.3 微量元素 | 第38-42页 |
| 第五章 石炭纪侵入岩时代及形成环境探讨 | 第42-51页 |
| 5.1 测试方法 | 第42页 |
| 5.2 形成时代 | 第42-47页 |
| 5.3 构造环境 | 第47-49页 |
| 5.4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六章 构造意义 | 第51-53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