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脉冲和连续光泵浦光子晶体光纤产生超连续谱的相关研究
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非线性光学 | 第16-18页 |
·非线性光学的诞生 | 第16-17页 |
·非线性光学的发展 | 第17页 |
·非线性光学的分类 | 第17-18页 |
·光子晶体光纤 | 第18-24页 |
·传导机制 | 第19-20页 |
·无截止单模传输的特性 | 第20-21页 |
·灵活可调的色散特性 | 第21-23页 |
·高非线性 | 第23页 |
·高双折射 | 第23-24页 |
·超连续谱的产生 | 第24-28页 |
·超连续谱产生的研究阶段 | 第25-26页 |
·超连续谱在PCF中产生的研究进展 | 第26页 |
·类白光超连续谱产生的研究 | 第26-28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8-30页 |
第二章 超连续谱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30-43页 |
·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 第30-35页 |
·理论出发点——光纤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30-31页 |
·亥姆霍兹方程 | 第31-33页 |
·分离变量法 | 第33-34页 |
·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 第34-35页 |
·分步傅立叶法 | 第35-38页 |
·分步傅立叶法的原理 | 第35-37页 |
·时域步长的选取 | 第37-38页 |
·产生超连续谱的非线性效应 | 第38-42页 |
·自相位调制与交叉相位调制 | 第38-39页 |
·调制不稳定性 | 第39-40页 |
·受激拉曼散射 | 第40-41页 |
·高阶孤子分解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单波长泵浦超连续谱产生的理论研究 | 第43-65页 |
·超短脉冲泵浦产生超连续谱的数值模拟 | 第43-47页 |
·超短脉冲模拟的初始设置 | 第43-44页 |
·超连续谱的产生过程 | 第44-47页 |
·长脉冲和连续光泵浦机制在数值模拟中的困难 | 第47-51页 |
·时域步长的设置 | 第47-48页 |
·脉宽的近似处理 | 第48-49页 |
·随机噪声的模拟 | 第49页 |
·步长自适应变化的实现 | 第49-51页 |
·长脉冲泵浦超连续谱产生的理论研究 | 第51-56页 |
·长脉冲模拟的初始设置 | 第51-53页 |
·调制不稳定性与脉冲分裂 | 第53-54页 |
·脉冲内拉曼散射与超连续谱的产生 | 第54-56页 |
·连续光泵浦超连续谱产生的理论研究 | 第56-63页 |
·连续光模拟的初始设置 | 第56-58页 |
·连续光泵浦机制下的调制不稳定性 | 第58-59页 |
·超连续谱的产生 | 第59-62页 |
·平均化处理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光子晶体光纤中四波混频效应的产生 | 第65-84页 |
·四波混频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65-71页 |
·四波混频效应产生的根源 | 第65-67页 |
·四波混频效应产生的理论 | 第67-69页 |
·影响四波混频增益的因素 | 第69-71页 |
·光子晶体光纤中四波混频效应产生的数值模拟 | 第71-78页 |
·PCF中四波混频效应产生的有效模拟 | 第72-73页 |
·PCF结构对四波混频效应的影响 | 第73-75页 |
·脉冲峰值功率对四波混频效应的影响 | 第75-76页 |
·连续光泵浦四波混频效应的模拟产生 | 第76-78页 |
·四波混频产生的实验研究及其在波长转换方面的应用 | 第78-82页 |
·实验研究PCF中四波混频效应的产生 | 第78-79页 |
·利用PCF中的四波混频效应实现波长转换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双波长泵浦超连续谱产生的理论研究 | 第84-104页 |
·双波长泵浦产生超连续谱的方案 | 第84-87页 |
·基于二阶非线性晶体的双波长泵浦方案 | 第84-85页 |
·全光纤结构的双波长泵浦方案 | 第85-87页 |
·长脉冲机制双波长泵浦超连续谱产生的理论研究 | 第87-97页 |
·全光纤结构双波长泵浦方案的理论模型 | 第87-89页 |
·双波长泵浦源的建立 | 第89-90页 |
·残留泵浦光的单独演化 | 第90-92页 |
·双波长的共同演化和超连续谱的形成 | 第92-95页 |
·群速度不匹配对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 | 第95-97页 |
·连续光机制双波长泵浦超连续谱产生的理论研究 | 第97-102页 |
·建立双波长泵浦源 | 第97-99页 |
·类白光超连续谱的模拟产生 | 第99-102页 |
·各种泵浦方案的综合比较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六章 超连续谱产生的实验研究 | 第104-129页 |
·超连续谱产生的实验方案 | 第104-106页 |
·基于透镜耦合的实验方案 | 第104-105页 |
·全光纤结构的实验方案 | 第105页 |
·不同光纤间的熔接 | 第105-106页 |
·一种增加PCF模场直径的方法 | 第106-112页 |
·PCF空气孔的塌缩减小 | 第107-109页 |
·空气孔塌缩引起的模场直径增大 | 第109-110页 |
·PCF模场增大后的应用价值 | 第110-112页 |
·皮秒脉冲泵浦超连续谱的产生 | 第112-116页 |
·基于选择性空气孔塌缩的全光纤结构实验方案 | 第112-113页 |
·光束在过渡区的传输 | 第113-114页 |
·超连续谱的产生 | 第114-116页 |
·纳秒脉冲泵浦超连续谱的产生 | 第116-123页 |
·耦合系统的设计 | 第116-117页 |
·PCF与普通光纤的低损耗熔接 | 第117-118页 |
·实验结果 | 第118-123页 |
·连续光泵浦超连续谱产生的尝试 | 第123-127页 |
·输出尾纤为15/130 激光器的实验 | 第123-126页 |
·输出尾纤为30/250 激光器的实验 | 第126-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3页 |
·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129-131页 |
·主要的创新点 | 第131页 |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52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52-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54-155页 |
附录 文中用到的缩写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