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Ⅴ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

氧化钒基纳米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超级电容器简介第10-14页
        1.1.1 引言第10页
        1.1.2 超级电容器的构成第10-11页
        1.1.3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第11-13页
        1.1.4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第13-14页
    1.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概况第14-16页
        1.2.1 一元体系电极材料第14-15页
        1.2.2 二元体系电极材料第15页
        1.2.3 三元体系电极材料第15-16页
    1.3 氧化钒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第16-20页
        1.3.1 氧化钒的晶体结构及性能第16-17页
        1.3.2 氧化钒纳米材料第17页
        1.3.3 氧化钒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7-19页
        1.3.4 氧化钒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中的应用第19-20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第20-22页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20-21页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氧化钒纳米带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2-36页
    2.1 实验内容第22-26页
        2.1.1 实验原料第22-23页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3页
        2.1.3 实验工艺流程第23-25页
        2.1.4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25-26页
    2.2 不同水热反应时长制备得到的氧化钒纳米带物相行为及显微形貌研究第26-29页
    2.3 优化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氧化钒纳米带物相行为及显微形貌研究第29-31页
    2.4 水热法制备氧化钒纳米带的机理分析第31页
    2.5 优化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氧化钒纳米带的电化学性能探究第31-34页
    2.6 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氧化钒/碳纳米带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6-53页
    3.1 实验内容第36-41页
        3.1.1 实验原料第36-37页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7-38页
        3.1.3 实验工艺流程第38-40页
        3.1.4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40-41页
    3.2 不同水热反应时长及碳源添加量对合成氧化钒/碳纳米带的物相行为及显微形貌的影响第41-46页
    3.3 优化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氧化钒/碳纳米带物相行为及显微形貌研究第46-49页
    3.4 优化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氧化钒/碳纳米带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9-52页
    3.5 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氧化钒量子点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3-67页
    4.1 实验内容第53-58页
        4.1.1 实验原料第53-54页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4-55页
        4.1.3 实验工艺流程第55-57页
        4.1.4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57-58页
    4.2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不同水热时长条件下对氧化钒纳米材料形貌的影响第58-59页
    4.3 不同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量对合成的氧化钒量子点的物相行为及显微形貌的影响第59-60页
    4.4 优化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氧化钒量子点的物相行为及显微形貌研究第60-62页
    4.5 优化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氧化钒量子点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2-65页
    4.6 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结论第67-69页
致谢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冰晶石结构化合物的可控制备
下一篇:公众资源节约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区居民生活用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