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强耦合条件下的EIT实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电磁诱导透明 | 第9-12页 |
1.2.1 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及其物理解释 | 第9-11页 |
1.2.2 电磁诱导透明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1.3 腔量子电动力学 | 第12-14页 |
1.3.1 腔量子电动力学简介 | 第12页 |
1.3.2 腔内电磁诱导透明的发展 | 第12-14页 |
1.4 课题组相关工作介绍及本文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理论 | 第16-19页 |
2.2.1 半经典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全量子理论 | 第17-19页 |
2.3 腔内电磁诱导透明 | 第19-21页 |
2.3.1 光学谐振腔 | 第19-20页 |
2.3.2 腔EIT系统 | 第20-21页 |
2.4 强耦合条件及真空拉比分裂 | 第21-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Λ型系统集体强耦合条件下的EIT实验研究 | 第24-40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实验装置 | 第24-28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28-35页 |
3.3.1 饱和吸收锁频 | 第28-30页 |
3.3.2 环形腔的搭建 | 第30-35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泵浦光作用下的集体强耦合及其EIT实验 | 第40-47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V型系统的确立及腔的搭建 | 第40-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4.3.1 集体强耦合情况下的EIT | 第42-44页 |
4.3.2 无泵浦场辅助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冷原子系统中的EIT实验研究 | 第47-57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实验装置和步骤 | 第47-50页 |
5.3 冷原子俘获 | 第50-52页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2-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