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叶片尾缘冷却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 | 第16-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湍流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 第20-29页 |
2.1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0-21页 |
2.2 湍流模型 | 第21-24页 |
2.2.1 Standardk-ε模型 | 第21-22页 |
2.2.2 Realizablek-ε模型 | 第22-23页 |
2.2.3 SSTk-ω模型 | 第23-24页 |
2.3 网格划分 | 第24页 |
2.4 计算方法 | 第24-27页 |
2.4.1 SIMPLE算法 | 第24-26页 |
2.4.2 有限体积法 | 第26页 |
2.4.3 空间离散的二阶迎风格式 | 第26页 |
2.4.4 松弛技术 | 第26-27页 |
2.4.5 数值计算的收敛 | 第27页 |
2.4.6 正交模拟方法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叶片尾槽不同结构对冷却效果影响的数值研究 | 第29-35页 |
3.1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9-31页 |
3.1.1 计算模型 | 第29-30页 |
3.1.2 网格划分 | 第30-31页 |
3.1.3 数值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 第31页 |
3.1.4 参数定义 | 第31页 |
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1-34页 |
3.2.1 以直角肋为例冷却效率计算结果的实验验证 | 第31-32页 |
3.2.2 不同肋形状对尾缘槽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3 不同肋形状对尾缘槽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33页 |
3.2.4 不同肋形状对尾缘槽冷却效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叶片尾缘槽气膜冷却效果的非定常数值研究 | 第35-41页 |
4.1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5页 |
4.2 三种结构一周期内温度分布情况 | 第35-37页 |
4.3 三种结构涡量演化分析 | 第37-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5章 叶片尾缘槽不同结构冷却效果的正交模拟 | 第41-50页 |
5.1 物理模型和正交方案设计 | 第41-43页 |
5.1.1 物理模型 | 第41-42页 |
5.1.2 正交方案设计 | 第42-43页 |
5.2 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43-48页 |
5.2.1 叶片尾缘槽不同结构因素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5.2.2 不同方案冷却效率的比较分析 | 第44-46页 |
5.2.3 叶片尾缘槽相同截面温度场的比较分析 | 第46-47页 |
5.2.4 叶片尾缘槽冷却剂出口的流场分析 | 第47-4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