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无功优化补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无功补偿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 第2章 无功补偿与无功优化 | 第12-23页 |
| ·无功功率补偿 | 第12-16页 |
| ·无功功率与无功电源 | 第12页 |
| ·无功补偿的原理 | 第12-15页 |
| ·无功补偿的分类 | 第15页 |
| ·常用的无功补偿设备 | 第15-16页 |
| ·无功优化 | 第16-18页 |
| ·全网的无功优化 | 第16-17页 |
| ·无功功率平衡及优化补偿 | 第17-18页 |
| ·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18-22页 |
| ·电力网络的功率因数 | 第18-19页 |
|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 第19-20页 |
| ·无功补偿对电压损失率的影响 | 第20-21页 |
| ·无功补偿经济当量及效益综合分析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无功补偿点的最佳配置 | 第23-31页 |
| ·确定无功补偿点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 ·电力系统的灵敏度分析法 | 第23-25页 |
| ·灵敏度分析法概述 | 第23-24页 |
| ·电压灵敏度的确定 | 第24-25页 |
| ·电力系统的裕度分析法 | 第25-28页 |
| ·裕度分析法概述 | 第25-26页 |
| ·无功裕度的确定 | 第26-28页 |
| ·Q-V 曲线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无功补偿容量的最优分布 | 第31-38页 |
| ·无功补偿总容量的确定 | 第31-32页 |
| ·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 第32-33页 |
| ·等网损微增率方程的数值求解 | 第33-35页 |
| ·拉格朗日插值函数次数的确定 | 第33-34页 |
| ·拉格朗日二次插值求解 | 第34-35页 |
| ·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措施 | 第35页 |
| ·补偿前后的潮流计算 | 第35-36页 |
| ·无功优化补偿总体流程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5章 无功优化补偿的实例应用 | 第38-50页 |
| ·IEEE-14 节点系统 | 第38-42页 |
| ·算例描述 | 第38-39页 |
| ·Q-V 曲线方法选取无功补偿点 | 第39页 |
| ·补偿容量计算 | 第39-41页 |
| ·补偿前后数据对比 | 第41-42页 |
| ·某70 节点系统 | 第42-46页 |
| ·某205 节点系统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50-52页 |
|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50-51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摘要 | 第57-59页 |
| ABSTRACT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