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环保投资对产业生态化效应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5-16页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环保投资对产业生态化效应的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2.1 环保投资理论 | 第17-18页 |
2.1.1 环保投资内含和范围界定 | 第17页 |
2.1.2 环保投资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第17-18页 |
2.2 产业生态化理论 | 第18-20页 |
2.2.1 产业生态化的内含界定 | 第18-19页 |
2.2.2 产业生态化评价方法 | 第19-20页 |
2.3 环保投资对产业生态化的效应 | 第20-22页 |
2.3.1 直接效应 | 第20页 |
2.3.2 间接效应 | 第20-22页 |
第3章 京津冀环保投资和产业生态化现状比较分析 | 第22-36页 |
3.1 京津冀环保投资现状 | 第22-27页 |
3.1.1 环保投资规模比较分析 | 第22-25页 |
3.1.2 环保投资结构比较分析 | 第25-27页 |
3.2 京津冀产业生态化现状 | 第27-36页 |
3.2.1 产业生态化现状比较分析 | 第27-32页 |
3.2.2 产业生态化发展中的资源问题 | 第32-33页 |
3.2.3 产业生态化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 第33-36页 |
第4章 京津冀环保投资对产业生态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6-44页 |
4.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36-37页 |
4.2 模型的构建 | 第37-41页 |
4.2.1 变量检验 | 第38-40页 |
4.2.2 模型选择 | 第40-41页 |
4.3 模型估计与分析 | 第41-44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4-48页 |
5.1 结论 | 第44-45页 |
5.1.1 京津冀三地的效应差异巨大 | 第44页 |
5.1.2 地区发展状况决定环保投资的效应 | 第44页 |
5.1.3 环保投资分项对产业生态化作用不同 | 第44-45页 |
5.2 建议 | 第45-48页 |
5.2.1 河北省应更注重政府规制 | 第45-46页 |
5.2.2 北京天津为增加环保投资应拓展新思路 | 第46页 |
5.2.3 各地区调节环保投资结构 | 第46页 |
5.2.4 京津冀应制定和实施好产业转移政策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