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6页 |
1.2.1 微齿轮加工技术 | 第10-13页 |
1.2.2 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 | 第13-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微齿轮模具的设计及加工轨迹规划 | 第18-30页 |
2.1 微挤压成形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2 微齿轮模具的设计 | 第19-25页 |
2.2.1 微齿轮凸凹模配合间隙分析 | 第19-20页 |
2.2.2 微齿轮模具尺寸参数 | 第20-21页 |
2.2.3 微齿轮渐开线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2.2.4 微齿轮模具的参数化建模 | 第22-25页 |
2.3 微齿轮模具加工轨迹规划 | 第25-29页 |
2.3.1 线切割设置参数对加工轨迹的影响及选择 | 第26页 |
2.3.2 微齿轮凸模加工轨迹规划 | 第26-27页 |
2.3.3 微齿轮凹模加工轨迹规划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微齿轮凸模的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研究 | 第30-49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3.2 微齿轮凸模的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基础实验研究 | 第30-36页 |
3.2.1 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3.2.2 拟合模型 | 第32-36页 |
3.2.3 加工参数选定 | 第36页 |
3.3 微齿轮凸模的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验研究 | 第36-40页 |
3.3.1 加工间隙补偿 | 第36-38页 |
3.3.2 微齿轮凸模的加工 | 第38页 |
3.3.3 微齿轮凸模齿廓缺陷形成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3.4 微齿轮凸模齿廓缺陷去除方法研究 | 第40-48页 |
3.4.1 微齿轮凸模的第一次加工 | 第40页 |
3.4.2 自定心柔性夹具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第40-43页 |
3.4.3 微齿轮凸模的第二次加工 | 第43-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微齿轮凹模的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研究 | 第49-60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4.2 基础实验研究 | 第49-54页 |
4.2.1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4.2.2 加工参数选定 | 第50-54页 |
4.3 微齿轮凹模加工工艺路线制定 | 第54页 |
4.4 微齿轮凹模的加工实验 | 第54-59页 |
4.4.1 微齿轮凹模基座的加工实验 | 第54-55页 |
4.4.2 微齿轮凹模穿丝孔的加工实验 | 第55-56页 |
4.4.3 微齿轮凹模齿廓内腔的加工实验 | 第56-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微齿轮模具加工结果分析及成形实验 | 第60-65页 |
5.1 微齿轮模具加工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5.1.1 加工精度分析 | 第60页 |
5.1.2 表面粗糙度分析 | 第60-61页 |
5.1.3 表面能谱分析 | 第61-62页 |
5.2 微齿轮模具总体装配 | 第62页 |
5.3 微齿轮的微挤压成形实验 | 第62-64页 |
5.3.1 实验材料 | 第62-63页 |
5.3.2 实验设计 | 第63页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