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长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尼龙综述第16-20页
        1.1.1 尼龙结构与性能特点第16-18页
        1.1.2 尼龙的种类第18页
        1.1.3 尼龙6改性第18-19页
        1.1.4 短纤维增强改性尼龙第19-20页
    1.2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技术第20-24页
        1.2.1 LFT造粒技术第21-22页
        1.2.2 LFT在线混配技术第22-23页
        1.2.3 长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第23-24页
    1.3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第24-25页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5-26页
        1.4.1 本课题研究目的第25页
        1.4.2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电磁屏蔽第26-32页
    2.1 电磁屏蔽理论第26-28页
        2.1.1 电屏蔽第26页
        2.1.2 磁屏蔽第26页
        2.1.3 电磁屏蔽第26-28页
        2.1.4 电磁波屏蔽效能第28页
    2.2 填充型导电高分子导电机理第28-30页
    2.3 填充型复合材料屏蔽性能影响因素第30-32页
第三章 长玻璃纤维增强PA6复合材料研究第32-46页
    3.1 实验部分第32-35页
        3.1.1 实验原料第32页
        3.1.2 实验仪器设备第32页
        3.1.3 LGF/PA6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2-33页
        3.1.4 SGF/PA6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3-34页
        3.1.5 测试与表征第34-35页
            3.1.5.1 力学性能测试第34页
            3.1.5.2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34页
            3.1.5.3 热变形温度测试(HDT)第34-35页
            3.1.5.4 玻纤残留长度测定第35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5-43页
        3.2.1 LGF/PA6与SGF/PA6复合材料增强效果对比第35-38页
        3.2.2 纤维含量对LGF/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第38-39页
        3.2.3 微观形貌分析第39-40页
        3.2.4 纤维含量对LGF/PA6复合材料HDT的影响第40-42页
        3.2.5 LGF/PA6复合材料纤维残留长度第42-43页
    3.3 小结第43-46页
第四章 长碳纤维增强PA6复合材料研究第46-68页
    4.1 实验部分第46-49页
        4.1.1 实验原料第46页
        4.1.2 实验仪器设备第46页
        4.1.3 长碳纤维增强PA6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6-48页
        4.1.4 测试与表征第48-49页
            4.1.4.1 力学性能测试第48页
            4.1.4.2 碳纤维残留长度测定第48页
            4.1.4.3 体积电阻率测试第48页
            4.1.4.4 介电性能测试第48页
            4.1.4.5 屏蔽效能测试第48-49页
            4.1.4.6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49页
            4.1.4.7 热失重分析(TGA)第49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9-66页
        4.2.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第49-54页
            4.2.1.1 碳纤维含量对LCF/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4.2.1.2 镍粉含量对LCF/Ni/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第51-54页
        4.2.2 LCF/Ni/PA6复合材料纤维残留长度分布第54-56页
        4.2.3 复合材料的电性能第56-58页
        4.2.4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第58-60页
        4.2.5 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第60-63页
        4.2.6 复合材料冲击断面SEM分析第63-64页
        4.2.7 复合材料拉伸断面SEM分析第64-65页
        4.2.8 热失重分析(TGA)第65-66页
    4.3 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78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8-79页
附件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C/Fe3O4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