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1 贵州兴义鸭简介 | 第9-10页 |
1.1.1 我国鸭产业概况 | 第9页 |
1.1.2 贵州兴义鸭介绍 | 第9-10页 |
1.2 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2.1 分子遗传标记的种类 | 第10-15页 |
1.2.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15页 |
1.3 生物信息学 | 第15-16页 |
1.4 鸭屠宰性状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1.4.1 骨骼肌的结构及生成过程 | 第16-17页 |
1.4.2 MSTN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4.3 MyoG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4.4 MEF2A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5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2-3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1 试验材料来源 | 第22页 |
2.1.2 主要药品试剂 | 第22-23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2.2 试验试剂的配制 | 第24-25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5-35页 |
2.3.1 兴义鸭屠体性状的测定 | 第25-26页 |
2.3.2 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 第26-27页 |
2.3.3 群体纯合度和杂合度 | 第27-28页 |
2.3.4 有效等位基因数 | 第28页 |
2.3.5 多态信息含量 | 第28页 |
2.3.6 群体Hardy-Weinberg平衡的检验 | 第28-29页 |
2.3.7 兴义鸭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9-30页 |
2.3.8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0-32页 |
2.3.9 稀释引物 | 第32页 |
2.3.10 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 第32-33页 |
2.3.11 PCR产物检测 | 第33页 |
2.3.12 PCR-SSCP试验 | 第33-35页 |
2.4 实验结果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62页 |
3.1 兴义鸭基因组DNA的提取检测 | 第36页 |
3.2 兴义鸭MSTN基因结果分析 | 第36-45页 |
3.2.1 兴义鸭MSTN基因扩增结果 | 第36-37页 |
3.2.2 兴义鸭MSTN基因测序结果 | 第37-39页 |
3.2.3 MSTN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9-43页 |
3.2.4 MSTN基因突变位点与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 第43-44页 |
3.2.5 MSTN基因多态性与兴义鸭屠宰性状关联性分析 | 第44-45页 |
3.3 兴义鸭MyoG基因结果分析 | 第45-57页 |
3.3.1 兴义鸭MyoG基因扩增结果 | 第45页 |
3.3.2 兴义鸭MyoG基因测序结果 | 第45-47页 |
3.3.3 MyoG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7-52页 |
3.3.4 MyoG遗传变异相关性分析 | 第52-53页 |
3.3.5 MyoG基因多态性与兴义鸭屠宰性状关联性分析 | 第53-57页 |
3.4 兴义鸭MEF2A基因分析 | 第57-62页 |
3.4.1 兴义鸭MEF2A基因扩增结果 | 第57-58页 |
3.4.2 MEF2A PCR测序结果 | 第58页 |
3.4.3 MFE2A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8-62页 |
第四章讨论 | 第62-71页 |
4.1 基因多态位点筛选的方法 | 第62-63页 |
4.2 兴义鸭MSTN基因讨论 | 第63-65页 |
4.3 兴义鸭MyoG基因讨论 | 第65-68页 |
4.4 兴义鸭MEF2A基因讨论 | 第68-71页 |
第五章结论 | 第71-72页 |
5.1 MSTN基因的分析结果 | 第71页 |
5.2 MyoG基因的分析结果 | 第71页 |
5.3 MEF2A基因的分析结果 | 第71页 |
5.4 下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图版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