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金纳米棒简介 | 第10-11页 |
1.3 金纳米棒的合成 | 第11-15页 |
1.3.1 模板法 | 第11-12页 |
1.3.2 电化学法 | 第12-13页 |
1.3.3 光化学法 | 第13页 |
1.3.4 晶种生长法 | 第13-15页 |
1.4 金纳米棒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第15-18页 |
1.4.1 金纳米棒作为治疗药物 | 第16-17页 |
1.4.2 金纳米棒作为药物运载工具 | 第17-18页 |
1.5 卟啉化合物 | 第18-21页 |
1.5.1 卟啉化合物简介 | 第18-19页 |
1.5.2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9-20页 |
1.5.3 卟啉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 第20-21页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3-24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3-2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2.2.1 不同长径比的金纳米棒的合成 | 第24-25页 |
2.2.2 巯基化卟啉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3 GNRs-Porphyrin-Herceptin的制备 | 第26-27页 |
2.3 紫外吸收光谱表征 | 第27页 |
2.4 荧光光谱表征 | 第27页 |
2.5 透射电镜表征 | 第27页 |
2.6 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试验 | 第27-28页 |
2.7 纳米粒子的光热效果试验 | 第28页 |
2.8 纳米粒子的细胞靶向吞噬和光热治疗试验 | 第28-30页 |
第3章 不同长径比金纳米棒的制备与光学性质的研究 | 第30-38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36页 |
3.2.1 金纳米棒的紫外光谱 | 第30-31页 |
3.2.2 金纳米棒的透射电镜表征 | 第31-32页 |
3.2.3 金纳米棒的消光、吸收和散射光谱 | 第32-34页 |
3.2.4 金纳米棒的近红外光热效应研究 | 第34-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GNRs-Porphyrin-Herceptin的表征及肿瘤光热治疗 | 第38-47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GNRs-Porphyrin的表征 | 第38-40页 |
4.3 GNRs-Porphyrin-Herceptin的表征 | 第40-42页 |
4.4 GNRs-Porphyrin-Herceptin的细胞毒性实验 | 第42-43页 |
4.5 GNRs-Porphyrin-Herceptin的靶向吞噬实验 | 第43-44页 |
4.6 GNRs-Porphyrin-Herceptin的光热杀伤实验 | 第44-4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