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概述 | 第12-15页 |
1.1.1 纳米材料的发展 | 第12-13页 |
1.1.2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 第13-15页 |
1.2 空心介孔材料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1.2.1 空心介孔材料制备方法 | 第15-20页 |
1.2.2 空心介孔材料的功能化及应用 | 第20-22页 |
1.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第22-28页 |
1.3.1 尺寸的影响 | 第24-25页 |
1.3.2 表面性质的影响 | 第25页 |
1.3.3 形状的影响 | 第25-26页 |
1.3.4 结构的影响 | 第26-28页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软模板法合成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其药物传输性能研究 | 第30-44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2.2.2 表征仪器 | 第32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2.3.1 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表征结果 | 第33-34页 |
2.3.2 不同合成条件对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影响 | 第34-38页 |
2.3.3 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 | 第38-40页 |
2.4 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药物载体应用研究 | 第40-42页 |
2.4.1 药物负载 | 第40-42页 |
2.4.2 药物的可控释放 | 第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软硬模板法制备具有褶皱表面的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 第44-59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5-46页 |
3.2.2 实验与表征仪器 | 第46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3.3.1 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 | 第48-49页 |
3.3.2 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表征结果 | 第49-53页 |
3.4 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生物医学应用 | 第53-57页 |
3.4.1 生物兼容性研究 | 第53-54页 |
3.4.2 药物负载与释放研究 | 第54-56页 |
3.4.3 蛋白质吸附研究 | 第56-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碱刻蚀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的初步探索 | 第59-66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59-60页 |
4.2.2 实验与表征仪器 | 第60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5页 |
4.3.1 Na_2CO_3刻蚀剂的影响 | 第61-63页 |
4.3.2 TPAOH刻蚀剂的影响 | 第63-64页 |
4.3.3 其他刻蚀剂的影响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