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羑河滨水绿道慢行系统景观规划与设计
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1.2.1 城市滨水区域 | 第11页 |
1.2.2 绿道 | 第11-12页 |
1.2.3 慢行系统 | 第12页 |
1.2.4 人性化设计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21页 |
1.3.1 国外绿道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绿道研究综述 | 第14页 |
1.3.3 国外慢行系统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3.4 国内慢行系统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2 案例分析 | 第22-27页 |
2.1 美国哥伦布市游憩绿道 | 第22-23页 |
2.1.1 概况 | 第22页 |
2.1.2 经验与启示 | 第22-23页 |
2.2 美国加州伯克利市滨水区域自行车系统 | 第23-25页 |
2.2.1 概况 | 第23-24页 |
2.2.2 经验与启示 | 第24-25页 |
2.3 南京桠溪国际慢城 | 第25页 |
2.3.1 概况 | 第25页 |
2.3.2 经验与启示 | 第25页 |
2.4 哈尔滨三家湾慢行系统 | 第25-27页 |
2.4.1 概况 | 第25-26页 |
2.4.2 经验与启示 | 第26-27页 |
3 羑河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 | 第27-35页 |
3.1 项目区概况及场地分析 | 第27-29页 |
3.2 规划目标及内容 | 第29-35页 |
3.2.1 总体目标 | 第29-30页 |
3.2.2 慢行道路系统 | 第30-33页 |
3.2.3 植物造景 | 第33-35页 |
4 羑河滨水绿道慢行系统的景观设计 | 第35-53页 |
4.1 重要地段及节点的景观设计 | 第35-41页 |
4.1.1 出入口及停车场 | 第35页 |
4.1.2 特色文化节点 | 第35-37页 |
4.1.3 驿站 | 第37-38页 |
4.1.4 自行车租赁点 | 第38-40页 |
4.1.5 驳岸 | 第40-41页 |
4.2 道路设计 | 第41-46页 |
4.2.1 道路交叉体系 | 第41-44页 |
4.2.2 空间尺度 | 第44页 |
4.2.3 道路铺装 | 第44-46页 |
4.3 配套设施设计 | 第46-49页 |
4.3.1 生态节能设施 | 第47-49页 |
4.3.2 无障碍设施 | 第49页 |
4.4 植物种植设计 | 第49-53页 |
4.4.1 植物配置 | 第49-51页 |
4.4.2 植物养护 | 第51-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Abstract | 第57-58页 |
附图 | 第60-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