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论文--碳水化合物、糖论文

不同产地刺参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组分含量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海参概述第8-9页
        1.1.1 海参简介第8页
        1.1.2 海参品种资源及分布第8页
        1.1.3 刺参生产及生长因素第8-9页
    1.2 海参产品加工现状第9-10页
    1.3 海参多糖的研究概况第10-15页
        1.3.1 海参多糖的提取分离第10-11页
        1.3.2 海参多糖化学组成第11-13页
        1.3.3 海参多糖的结构第13-15页
        1.3.4 海参多糖的活性第15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5-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刺参基本成分、多糖含量及其组成分析第17-30页
    引言第17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17-19页
        2.1.1 实验材料第17页
        2.1.2 实验仪器第17-18页
        2.1.3 实验试剂第18-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4页
        2.2.1 刺参样品的准备第19页
        2.2.2 刺参基本成分的测定第19页
        2.2.3 刺参多糖及组成单糖的含量测定第19-24页
        2.2.4 数据处理第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29页
        2.3.1 总糖标准曲线第24页
        2.3.2 还原糖标准曲线第24-25页
        2.3.3 岩藻糖标准曲线第25页
        2.3.4 硫酸根标准曲线第25页
        2.3.5 糖醛酸标准曲线第25-26页
        2.3.6 氨基糖标准曲线第26页
        2.3.7 刺参基本成分分析第26-28页
        2.3.8 刺参多糖及单糖组成分析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刺参粗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结构分析第30-41页
    引言第30页
    3.1 材料第30-31页
        3.1.1 实验材料第30页
        3.1.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3.1.3 实验试剂第31页
    3.2 实验方法第31-34页
        3.2.1 刺参粗多糖的提取第31-32页
        3.2.2 刺参粗多糖成分测定及提取得率的计算第32-33页
        3.2.3 刺参粗多糖的分离纯化第33页
        3.2.4 纯化多糖的结构分析—红外光谱法第33-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40页
        3.3.1 刺参粗多糖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析第34页
        3.3.2 刺参粗多糖提取得率和提取效率分析第34-35页
        3.3.3 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结果分析第35-37页
        3.3.4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第37-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参多糖的单糖组成第41-51页
    引言第41页
    4.1 材料第41-42页
        4.1.1 实验材料第41页
        4.1.2 实验仪器第41页
        4.1.3 实验试剂第41-42页
    4.2 实验方法第42-44页
        4.2.1 样品的水解第42页
        4.2.2 样品及标准品的衍生第42-43页
        4.2.3 色谱条件第43页
        4.2.4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43-44页
        4.2.5 数据处理第4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4-50页
        4.3.1 单糖标准品保留时间的确定第44-45页
        4.3.2 线性关系的考察第45页
        4.3.3 精密度的考察第45-46页
        4.3.4 重复性的考察第46页
        4.3.5 检出限和定量限的考察第46页
        4.3.6 刺参纯化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第46-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配煤法烟气脱硫活性炭的制备研究
下一篇:小麦秸秆表面功能化改性对淀粉塑料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