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景建筑理念的旅游景区建筑设计研究--以玉龙湾景区度假酒店为例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第二章 地景建筑的缘起与理论发展 | 第17-31页 |
2.1 地景建筑的起源 | 第17-21页 |
2.2 地景建筑理论的孕育 | 第21-25页 |
2.3 当代地景建筑的发展 | 第25-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旅游景区建筑地景化设计的适应性分析 | 第31-47页 |
3.1 旅游景区建筑设计的特殊要求 | 第31-37页 |
3.2 地景建筑对旅游景区的适应性优势 | 第37-43页 |
3.3 旅游景区地景建筑的“生态环保潜力”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第四章 玉龙湾度假酒店地景化设计总体理念 | 第47-55页 |
4.1 构建景区“绿色地标” | 第47-50页 |
4.2 与山体环境的和谐同构 | 第50-52页 |
4.3 营造“地景”之艺术氛围与精神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玉龙湾度假酒店地景化设计营造手法 | 第55-65页 |
5.1 建筑形态的生成手法 | 第55-57页 |
5.2 地形地貌的再生手法 | 第57-59页 |
5.3 体量与尺度的处理策略 | 第59-60页 |
5.4 开放建筑屋顶界面 | 第60-61页 |
5.5 简约纯净的建筑材料 | 第61-62页 |
5.6 建筑构造 | 第62-6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旅游景区建筑地景化设计策略的展望与思考 | 第65-69页 |
6.1 未来旅游景区地景建筑的发展趋势 | 第65页 |
6.2 地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若干思考 | 第65-6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附录B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