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MV模型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研究
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论文结构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第16-17页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第16页 |
二、财政分权理论 | 第16-17页 |
三、西方公债理论 | 第17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概况 | 第23-38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23-24页 |
一、地方政府债务 | 第23页 |
二、地方政府债券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券产生的背景 | 第24-29页 |
一、地方政府财政面临困境 | 第24-27页 |
二、现有融资模式弊端凸显 | 第27-28页 |
三、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需求迫切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概况 | 第29-38页 |
一、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历史 | 第29-31页 |
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现状 | 第31-38页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来源及测度模型选择 | 第38-43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 | 第38页 |
第二节 信用风险来源 | 第38-40页 |
一、宏观的政治体制环境 | 第38-39页 |
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结构 | 第39页 |
三、统计数据及信息披露 | 第39-40页 |
第三节 信用风险测度模型选择 | 第40-43页 |
第五章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测度 | 第43-57页 |
第一节 KMV模型应用于地方政府债券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各省地方财政收支相关实证分析 | 第46-51页 |
一、面板数据模型与地方财政收入 | 第46-49页 |
二、测算增长率和波动率 | 第49-50页 |
三、推算可担保财政收入 | 第50-51页 |
第四节 信用风险测算 | 第51-55页 |
一、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计算 | 第51-53页 |
二、安全发债规模 | 第53-55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7-60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控制建议 | 第58-59页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