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端机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价值 | 第10页 |
1.2 基本定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第12-30页 |
2.1 需求分析 | 第12-21页 |
2.1.1 目录树模块 | 第12-13页 |
2.1.2 系统一览模块 | 第13页 |
2.1.3 通讯机管理模块 | 第13-14页 |
2.1.4 设备管理模块 | 第14-15页 |
2.1.5 组管理模块 | 第15-16页 |
2.1.6 错误信息列表模块 | 第16-17页 |
2.1.7 拓扑图配置模块 | 第17页 |
2.1.8 用户管理模块 | 第17-19页 |
2.1.9 系统设置模块 | 第19-20页 |
2.1.10 后台通讯模块 | 第20-21页 |
2.2 非功能需求 | 第21页 |
2.3 概要设计 | 第21-28页 |
2.3.1 目录树模块 | 第22页 |
2.3.2 系统一览模块 | 第22-23页 |
2.3.3 通讯机管理模块 | 第23页 |
2.3.4 光端机组管理模块 | 第23页 |
2.3.5 光端机管理模块 | 第23-24页 |
2.3.6 错误信息列表模块 | 第24页 |
2.3.7 拓扑图配置模块 | 第24页 |
2.3.8 用户管理模块 | 第24-25页 |
2.3.9 系统设置模块 | 第25页 |
2.3.10 后台通讯模块 | 第25-28页 |
2.4 平台思想和原则 | 第28页 |
2.5 数据库设计 | 第28-29页 |
2.6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30-59页 |
3.1 业务处理基本流程 | 第30页 |
3.2 表示层 | 第30-35页 |
3.2.1 Action层 | 第31-34页 |
3.2.2 ActionForm | 第34-35页 |
3.3 业务层 | 第35-42页 |
3.3.1 模块功能 | 第35页 |
3.3.2 模块划分 | 第35-42页 |
3.4 数据操作(DAO)层 | 第42-48页 |
3.4.1 模块功能 | 第42-43页 |
3.4.2 模块划分 | 第43-48页 |
3.5 通讯模块 | 第48-52页 |
3.5.1 模块功能 | 第48页 |
3.5.2 模块划分 | 第48-52页 |
3.6 扑图XML文件描述 | 第52-53页 |
3.7 系统设置XML文件描述 | 第53-55页 |
3.8 用户登录模块的实现 | 第55-56页 |
3.9 后台服务模块的实现 | 第56-58页 |
3.9.1 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 第56-57页 |
3.9.2 平台检测模块的实现 | 第57-58页 |
3.10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系统测试 | 第59-65页 |
4.1 测试的目的 | 第59页 |
4.2 测试方法 | 第59页 |
4.3 功能测试 | 第59-63页 |
4.3.1 登录 | 第59-62页 |
4.3.2 系统监控 | 第62页 |
4.3.3 通讯机管理 | 第62-63页 |
4.4 兼容性测试 | 第63-64页 |
4.5 安全性测试 | 第64页 |
4.6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总结 | 第65页 |
5.2 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